近日,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人才一体化发展指数(2024)”(简称“报告”),从人才集聚力、经济支撑力、创新驱动力、生态吸引力和协同共治力等五大核心维度,科学评价和深入分析2015年—2023年间一体化示范区人才一体化的发展水平。
报告显示,2015年至2023年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人才一体化发展综合得分整体呈现出显著的稳步增长态势。各年度指数得分逐年攀升,从2015年的75.49,至2023年已达到133.66(以2019年为基期)。特别是2019年作为关键节点,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及一体化示范区的正式成立,人才一体化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标志着区域人才集聚与流动进入高效高质的新阶段,此后几年,指数快速持续攀升。区域人才、经济、创新、环境及共治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协同发力,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整体人才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逐步构建起一个富有吸引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人才一体化发展生态体系,为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石。
从2015年至2023年间的指数得分变化来看,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指数一级指标得分均实现了显著提升,协同共治力指标得分在2019年一体化示范区成立后得到明显拉动,达到152.45。随着人才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一体化示范区五个维度都出现了稳步快速提升,特别是创新驱动、人才集聚在2019年后分别提升至142.87和131.01。
报告认为,综合来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通过综合提升经济发展、创新环境、政策支持和区域协同治理,有力地推动了一体化示范区人才发展综合水平的提升,通过各方面相互促进、协同联动,为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核心竞争力源泉。一体化示范区在人才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成功有效的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政策。但改革成果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有待扩大,逐渐覆盖到周边地区、更广泛的长三角区域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示范区内产业和人才的融合程度仍需深化,形成更加紧密融合的产才协同生态。未来头部企业对区域协同发展的辐射作用有待发挥。
未来一段时间,一体化示范区将聚焦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功能,共同打造人才资源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和高水平共建共享的“新时代人才发展共同体”。报告建议,深化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构建三位一体发展网络,整合三地资源,推动产学研合作,搭建各类平台,开展协同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发挥头部载体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合作。同时,打造高效统一人才要素市场,发挥“试验田”功能,统一人才市场规则与评价体系,消除政策差异,提升资源服务业水平,破除市场壁垒,推广互评互认机制,构建市场化评价体系。
此外,长三角区域应拓展对接海外人才资源,建设多功能区域人才服务平台并扩展至全球,设立海外联络站,支持国际合作,完善人才流动机制。聚焦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教育链五链融合,优化人才配置,搭建协同共享平台,共同建立校企联合培养通道,完善用才模式。深耕制度创新,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接轨国际标准,设立人才创新奖励基金,助力更广泛区域的人才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