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2024年复旦大学学生科创工作年度总结会暨2025年复旦大学“卓越杯”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会举行。会上,校党委副书记钱海红宣布2025年“卓越杯”正式启动。为了进一步完善PG电子学生科创体系,钱海红强调,要善于系统集成,有组织地加强各方力量的协同;要敢于抢抓机遇,多渠道争取科创发展资源;要勤于主动谋事,高质量做好项目培育孵化。希望同学们积极创新,持续创新,激发创造天性,训练创新能力,磨砺创业精神,努力成为新时代和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2024年,复旦学子在科创赛道上屡创佳绩。他们为什么能够斩获国奖?会上,优秀学生科创项目代表分享了参赛经历。
5位学子分享他们的科创历程
本科期间,罗涛在微电子学院开设的前沿讲座课程上,首次了解到碳化硅芯片。大三时,他加入工研院碳化硅研究中心,在芯片领域逐科研梦。为深入了解碳化硅芯片,罗涛和团队跨越4个省6000余公里,走访10余家企业,从原材料供应、芯片设计制造到下游车企应用端等各个环节,开展全产业链调研。
通过调研,罗涛团队敏锐发现行业的关键痛点——缺乏专门的验证标准和检测设备,直接影响碳化硅芯片的市场接受度和应用前景。依托复旦在芯片领域的学科优势,结合实践调研,团队全力攻关。历经多次产品迭代,最终团队成功研发出碳化硅功率芯片在线监测系统,精准筛选高可靠性的碳化硅芯片。基于在线监测系统,团队与相关公司展开深度合作,研发出一款新型的碳化硅功率芯片。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凭借创新成果,团队斩获金奖。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衍生出多种新兴治疗方法,肿瘤创新药新兴市场不断扩大。2024级化学系直博生沈嘉城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一种全新的非对称纳米介孔材料用于肿瘤治疗,开拓新兴的化学动力学治疗方法,实现药物递送和肿瘤治疗的一体化。目前,团队与复旦附属肿瘤医院及华山医院合作开展临床试验,并与相关药企合作推动技术落地,在肿瘤治疗领域给出复旦答案。
值得关注的是,团队10名成员来自化学、药学、临床医学、经济学等7个不同专业,专业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带着“纳瑞康肿瘤治疗非对称纳米平台”这个项目,沈嘉城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斩获国赛金奖。
今年4月,在第八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上,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23级硕士生范智勇团队荣膺特等奖。围绕活态遗产更新中的利益冲突与困境,团队以上海市的宋氏花园洋房为例,对政府、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展开调研,发现正是多元主体造成社会治理陷入困局。基于朱春奎、张平、孙磊三位老师的指导,以及对理论和文献的钻研,团队借助IOA分析框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获得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新能源逐步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电网的电压、电流特征以及测量需求发生巨变。传统基于铁芯和线圈的互感器体积大、小电流测量困难且存在安全风险,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新测量需求。微电子学院丁元洪团队设计出基于tmr电流传感器的高性能模拟读出电路,支持多个通道的输入信号,并且内置温度传感器,能同时监测数字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以及温度信息。团队还搭建了系统实物demo,实现隧道磁阻传感器与读出电路的结合,测试结果最大误差仅为0.4%。
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上,丁元洪团队获得国家一等奖,并在其参与的赛道获得企业大奖,是历届集创赛中复旦首支获得企业大奖的队伍。谈及参赛收获和体会,丁元洪表示:“更加明确自己研究的方向——解决‘卡脖子’问题,希望在集成电路领域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
2023年,《流浪地球2》上映,掀起探索太空的热潮。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董哲团队将目光投向火星,畅想在火星上建第二家园。然而火星地表的裸岩环境不利于植被生长,成为人类栖居的首要挑战。
团队决定通过工程改造的微生物构建人造地衣,设计出生存模块、共生模块、菌膜形成模块、地球化模块四个独立的工程模块,并引入核酶介导的多顺反子共表达系统,并将所有模块整合,制备工程菌B.HOME,用于未来改造火星地表环境。此外,团队基于RAP系统自主研发出一款工程软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计算化学反应参数,随后基于数据库寻找分子元件,生成可供科研使用的基因序列。项目获得iGEM(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
iGEM是目前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尖学术竞赛。自2011年起,生命科学学院便组建本科生队伍参与iGEM竞赛。18支队伍14载传承,累计获得12项金奖、5项单项奖和2项赛道奖。2017年,Fudan iGEM的队员组建起贝塔朗菲社,这是复旦唯一一个因学生独立组队参与世界性大赛的需求而创立的社团。现今,董哲担任社长,将带领不同学科背景的复旦学子,在iGEM大赛中再铸辉煌。
如何引领学生参与科创?他们说
会上,优秀学生科创项目指导教师代表、优秀学生科创项目组织院系代表分享他们的带教体悟。
在2024年度的“卓越杯”、“挑战杯”以及国创赛中,复旦附属肿瘤医院201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本科生倪旭栋率领“穿针引腺”团队,获得2024年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卓越杯”一等奖、国创赛上海市双金奖、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这背后,离不开团队的指导老师。附属肿瘤医院教授朱耀作为团队导师之一,分享学生的成长和蜕变历程。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癌症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无症状时检查出早中期局限性前列腺癌。局灶治疗能有效地减少早中期前列腺癌的过度治疗,但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如何有针对性地推行局灶治疗,是亟需解决的难题。倪旭栋敏锐发现这一个临床痛点,第一时间与朱耀交流沟通。团队从0开始,用4年时间构建复旦附属肿瘤医院前列腺癌局灶治疗随访队列,收集各项数据,对局灶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严密随访。
作为项目的第一指导老师,朱耀为学生们拉起一支配置齐全的导师组,有临床医学背景的、医院病理科、影像科的,还有来自PG电子数学学院的教授、外校人工智能算法方向的数位外援;倪旭栋则自行组队,融合来自商科、民商法学系以及计算机科学等不同背景的同学。一个各司其职的项目天团就此组成。通过对大量临床数据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套基于多维度参数的AI智能分型算法模型,结合MRI影像分析技术,有效评估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癌症复发风险。
回顾这段历程,朱耀说,“作为导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发动学生?如何做好项目孵化?如何做到以赛促创、以赛代教?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探索出“贯穿+引领”的双创工作思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陈晓婷介绍,学院结合学科特色,基于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四个阶段落实相关工作,夯实学科根基,汇聚学院力量,做好项目孵化挖掘;强化学科认同,营造创新环境,学院搭台学生唱戏;构建配套体系,多维赋能科创,助力项目茁壮成长;推动经验反哺,塑造循环生态,激发项目新活力。由此,构建起闭环、流动的双创支持体系。
学院浓郁学术科研、各类竞赛氛围,仅2024年就有百余名同学在专业赛事中获奖,连续6年冲入国赛并获得名次。学院将继续探索双创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规划、打造“专业+双创”成长路径,培育创新尖兵。
今年9月,PG电子专门出台《复旦大学学生科创专项行动方案》,统筹课内外科创资源供给、搭建校院两级学术科创平台,发挥科创共同体的有机力量,做好赛事项目管理、孵化工作。
未来,PG电子将继续完善学生科创培养体系,通过科创联结师生,孵化一批回应时代需求的精品科创项目,培育一批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