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上海医学院2024年度学生实践项目分享会举行

作者:汪蒙琪、胡慧中摄影:成钊 视频: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11-13

“50多年前,农村缺医少药,上海来的医生不要一分钱救治了我父亲。想不到现在,他们的后代又回到这里来服务我们老百姓。”年过七旬的吴永兴老人谈起被“指点江山”医疗队救治的经历,潸然泪下。

复旦上医有优良的学生实践传统,其中一张响亮的名片就是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下文简称:博医团)。今年是博医团成立30周年。30 年来,博医团坚持送医下乡、服务基层,足迹遍布 2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9 个县 77家医院,行程超过 35 万公里,服务群众 12 万余人次。今年暑假,200余名博医团师生队员分11条线奔赴祖国各地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吴永兴老人所遇见的,是其中一支队伍。

11月12日下午,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上海医学院2024年度学生实践项目分享会举行,会上展示了以博医团为代表的医学生各类社会实践项目,有的发力健康科普,有的聚焦造福弱势群体,有的助力乡村振兴,有的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展现了复旦学子紧扣时代命题、发挥医学专长、积极探索实干的精神面貌。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在总结讲话时指出,实践是“发挥专长”和“服务群众”相结合的重要育人载体。全校师生要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砥砺奋进,在社会大课堂中涵养复旦精神,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强国建设的洪流中去。希望博医团“牢记初心使命”,开展有传承的实践;“发挥医学专长”,开展有特色的实践;“积极服务群众”,开展有温度的实践。医学院要进一步总结好以博士生医疗服务团为代表的医学实践育人模式,加强示范推广;进一步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果,不断优化工作路径、提升育人实效。全校要进一步拓展实践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将劳动教育作为构建PG电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将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全面融入社会实践各环节,系统塑造立德树人的新生态新格局。

实践服务,不仅是服务社会的方式,也是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近年来,在博医团的引领带动下,医学院各培养单位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实践育人项目,先后指导成立科普宣讲实践团队,带领更多的医学生投身医疗志愿服务、医学科普和其他医学专业实践工作。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校党委常委、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为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上海医学院11个博医团科普分团授旗。(详见制图)

从“指点江山”到博医团,三十载薪火相传

“我的父母和我们兄弟俩两代人的故事和经历折射出的是复旦上医人‘以天下为己任,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的人生观。”分享会上,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成锋讲述了两代上医人接力为人群服务的故事。

1968年,张成锋的父母作为上医学子,奔赴贵州黔东南自治州,参与组建“指点江山”医疗队。在当地,医疗队员爬山涉水,走村串寨,送医送药,经常背起药箱一走就是十余里甚至几十里山路。他们不仅治病救人,还培训赤脚医生,改变当地缺医少药的状况,被百姓们誉为“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

1994年,原上海医科大学(现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上海医学院)的博士生们继承“指点江山”医疗队前辈们的精神,组成博士医疗服务团,利用每年暑假前往“老少边穷”等医疗欠发达地区开展医疗志愿服务工作,至今已坚持30年,被誉为“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

在父母的影响下,2022年暑假,张成锋作为博医团专家志愿者,回到父母的第二故乡——剑河县,开展义诊、教学查房等医疗活动,重走“指点江山”医疗队为人群服务之路。

博医团成立30周年之际,在华山医院的牵头下,博医团再次前往剑河。张成锋的哥哥、华山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成钢也在其中,他正是吴永兴口中的“后人”。

50年过去,虽然名字变了,但不变的是发挥医学专长、积极服务群众、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初心和使命。

今年7月,中山医院牵头组建两支医疗队伍,先后前往江西瑞金和山西太原开展医疗服务。江西,曾是红色革命之路,也是陈灏珠院士流亡学医之路。在江西瑞金市人民医院和会昌县人民医院,博医团开展义诊活动。期间,队员们为一位家境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开通绿色通道并提供资助。他们深入科室,通过查房和病例讨论促进当地医疗发展,并到叶坪镇、云石乡等地提供送医入户服务。义诊之余,博医团还举办了陈灏珠院士精神交流会。

中山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徐松涛作为专家志愿者,跟随博医团再次前往江西。30年前,他曾作为上医毕业生参加了宁冈县义诊。“当时的老区条件非常艰苦,医疗资源匮乏。30年过去了,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条件显著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这更让我们坚定了为健康中国目标奋斗的决心。”

在山西太原,面对食管癌和胃癌的高发病率,博医团积极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强调定期体检和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他们深入阳曲县高村乡,为当地居民提供送医入户服务和治疗建议。此外,博医团举办基层医学人才培训班,帮助当地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技能。“我对家乡医疗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激发了我作为全科医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来自山西的中山医院2023级博士生许雅鑫说。

从黄浦江畔到天山脚下。今年8月,华山医院2024届临床医学八年制、基地住院医生尤瑞蕊跟随博医团的脚步,跨越5000公里,前往新疆喀什开展志愿服务。

在喀什二院举办的博医团大型义诊活动中,超过500名患者接受了医疗服务。队员们深入喀什二院、喀什市人民医院和疏附县人民医院的科室一线,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手术示教,共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他们深入社区,为近20户患者提供送医入户服务,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针对喀什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他们面向当地群众开展疾病科普,推动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在喀什期间,由跨专业、多民族的师生组成的“正谊实践队”与博医团合作,进行义诊翻译、提供健康管理建议等。华山医院202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阿丽米热·麦合木提介绍,“正谊实践队”自202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医疗服务与健康科普,团队制作维汉双语视频,推广健康知识,在喀什地区深入医院、敬老院、PG电子进行线下科普,并调研医疗现状。

自2012年起,复旦携手云南永平,在校地合作中展开医疗、教育、科技、产业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协作。9年后,妇产科医院接棒,以“造血式”援助模式,聚焦医疗资源下沉、服务群众和人才培养,有效提升永平县人民医院的医疗卫生水平。

妇产科医院2023级博士生郭飞自2022年起与永平县人民医院结缘,期间参与当地腹腔镜培训中心的建设,“在妇产科医院的支持下,如今的永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已能独立开展腹腔镜手术,并实现了诸多‘零’突破,我们也成功培养出了一只‘带不走的医疗队’”。

今年7月,妇产科医院牵头博医团赴云南永平开展医疗服务。博医团的到来恰逢当地医院筹备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队员们分享了科室创建经验。在义诊活动中,队员们为一位颅骨大面积缺失的新生儿联系专家,制定治疗方案,团队还开展了医学前沿专题讲座。

行走大地,探索实干,在社会课堂中悟真谛

在青海广袤的高原上,古老的藏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织。由复旦药学院2021级本科生杨鑫羽、刘卓文和2022级本科生陈珂组成的年轻团队,依托药学院实验平台,首创经过专业认证的以藏药为原料的香氛品牌,填补藏药香氛行业的市场空白,将青海高原的神秘藏药带给世界。

在连续四年的调研中,团队发现青海藏药资源丰富,活性成分高,但缺乏质量标准,群众认可和市场拓展均严重受限。药膳、药浴、药旅融合……团队尝试探索各种可能路径,最后将目标聚焦到香氛。

历经两年的研发,他们发挥专业所长,关注藏药的质量检测、精油提取、功效评估和性能优化,为香氛产品建立三大核心技术壁垒,实现口碑与销量双丰收。以藏香产品升级赋能青海乡村产业发展,项目荣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海赛区金奖。

从吉林延吉到内蒙古满洲里,从云南瑞丽到新疆霍尔果斯,今年暑期,公共卫生学院2023级本科生刘瑞东完成历时23天的调研,足迹遍布我国东、南、西、北四隅的典型边境口岸城市。他所在的“边境口岸”社会实践团队是一支跨学科实践团队,拥有学生成员18位,覆盖5个学院。

团队发挥跨多学科合作优势,聚焦公共卫生、经济贸易、文化产业三个方面,走访4地区、5口岸、52家单位,访谈150余位相关工作人员,将社会实践的所思所想与课堂书本中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我们深切体会到,边境口岸的综合治理需加强多边合作平台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公卫学子,刘瑞东关注口岸地区卫生发展与综合治理,体会到四个口岸城市在公共卫生方面共性与差异性并存。“这些共性与差异性也启示我们提出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及重点传染病监测、优化境外人口就医政策、重视本土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等建议。”

科普创新,健康赋能

“姐姐,我以后一定好好保护眼睛,不想像剧里的龙宝那样近视。”在一次小学演出后,一个小女孩的承诺,让眼耳鼻喉科医院2022级硕士生刘燕和成员们感受到科普工作的力量与价值。

近视防控科普对象主体是青少年和儿童,“五官博士团”创新科普形式,匠心打造舞台剧《恐龙兄妹视力大作战》,在上海多所幼儿园和小学成功演出二十余场,深受孩子们喜爱。文静爱读书的腕龙妹妹、手机不离手的调皮蛋腕龙哥哥、近视眼小剑龙、充满智慧的腕龙妈妈……剧中塑造众多生动有趣的角色,以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孩子们在笑声中领悟近视的危害,也让家长们意识到防控近视的重要性。舞台剧荣获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高质量健康科普作品(宣讲类)。

以舞台剧为根基,“五官博士团”通过动画、绘本等多种形式,开展超过49场活动,将近视防控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40余名本硕博讲师,40余节儿科特色科普课程,十余场线上/线下活动……为推动儿童健康科普教育,复旦附属儿科医院研究生宣讲团应运而生。通过“健康副校长”项目、“泰迪熊医院”活动等创新科普教育活动,儿科医院研究生“关爱儿童”专项服务行动将扎实的儿童健康知识带进小学以及中学的课堂。他们同时关注院内患儿的健康教育,将“阳光小屋”作为白血病患儿的专属活动空间,不断拓展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

“我想早点康复,这样才能回去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我最喜欢吃草莓,但是现在得等病好了才能尝到我最爱的草莓。”这些简单而真挚的愿望,让研究生们意识到患儿需要的不仅是关注和呵护,还有专业的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我们相信,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希望和力量。”儿科医院2022级硕士生胡诗雯、2024级博士生朱佳杰说。

去看,去听,去丈量。胸怀“国之大者”,走遍万里山河,一批批复旦人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锤炼品格,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将思政育人的“第一课堂”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篇章中。

制图:汪祯仪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