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共复 百廿好合”,2024复旦大PG电子友集体婚礼10月27日举行,120对新人奔赴校园浪漫盛典。这是PG电子首次为校友举办集体婚礼,母校与校友的双向奔赴,开启复旦大学校庆120周年生日的序章。
学生弦乐团奏响旋律,“复二代”为新人撒花,曳地婚纱与笔挺礼服相映,新人挽手而来,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眼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很高兴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并和120对校友新人以及众多来宾一起,共同感受12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的喜悦。”校长金力是本次校友集体婚礼证婚人,“你们是彼此的骄傲,也是母校的骄傲”。金力为新人们送上祝福,祝愿佳偶新人共携琴瑟之音,共赴“百廿”好合,和PG电子共同发展,培育好未来的“复二代”。
“你们志同道合的初心、纯真默契的情感,是母校120周年生日序曲中最浪漫的音符”,主婚人、常务副校长许征表示。
最复旦的爱情故事
“我10分钟就填完了问卷”,“看到预告,我们一早就准备好材料,准时蹲点报名”,报名链接开启,第一对新人仅用156秒就完成19道问卷题,成功报名。
新人中有166位校友,其中,46对是双校友。他们用独特的缘分,为喜悦增添双倍复旦情怀。
新郎新娘的平均年龄都是30岁,最年轻的一位是00后校友。
最远奔赴而来的新人从千里之外郑州专程赶来,他们是2008级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校友新娘和亚林、新郎苏千,他们有一对龙凤胎宝宝。这次是毕业12年后首次重返母校,让孩子一起见证幸福,“参加一次爸爸妈妈的婚礼,再带他们看看复旦校园”。
新娘豆子(化名)是12级临床医学本科,当天早上7:30刚值完夜班,从医院匆匆赶来。新郎是11级信息学院本科校友瓜子(化名),他们相识、相爱、相守于校园,往返邯郸与枫林的校车架起传递彼此温度的桥梁。毕业后,他们领证、旅行结婚,却没有办婚礼仪式,这次“相当于补上一个仪式”,弥补当时的遗憾,她说“特别有意义”。雨过天晴的校园里,他们想在有共同回忆的地方打卡。
熟悉的校园承载新人们难忘的青春岁月。“我老公对我有救‘鱼’之恩,所以,我以身相许嫁给了他”。生命科学院2017级博士校友李雪玉还记得读博二时的一个夜晚,实验斑马鱼房供氧设备突发故障,正当不知所措时,物理学系2015级直博校友陶冉飞奔而来,争分夺秒帮她抢救斑马鱼到凌晨两点,保住了实验成果,她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里写下他的名字。他们想带着小朋友回到两人最初相遇的江湾校区校训石合影,让定格的瞬间见证他们从两人世界走向三口之家。
时间凝结的幸福结晶在此具象化,复旦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新人们青葱岁月里忠实的成长见证人。哲学学院2013级校友陶泽平是在“白宫”舞团的见证下,向中文系2013级校友黄顶顶求婚。
“我刚进校时恰逢百年校庆”,材料科学系04级校友孟新昊见证母校从100岁变成120岁,昔日少年也开始为小家遮风挡雨。
最幸福的集市
当天的正大体育馆内忙碌而温馨,新人们一早便赶来化妆、彩排,
“与你共复 百廿好合”幸福集市见证一对对新人幸福的合影,以最美姿态定格浪漫瞬间。
新人们交换刻有校名拼音字母的纪念对戒,将爱意与承诺轻轻戴在对方的无名指上。这是珍藏青春记忆的时间胶囊,也是共赴明天的美好期许。
过去、现在、未来,今生永相伴。
宝藏婚书大起底
一纸千年,一生相守。新人们手中的专属中式婚书以“玉兰”与“荷花”为形,承载着团圆美满、并蒂同心的祝愿,也见证着爱的誓约和责任。
这是集体婚礼的婚书,却用尽心思,让其独特;这是2024年的婚书,却融合古今,穿越时空。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潞绸织造技艺面料为封面,以复旦科技成果“复活”的开化纸为内页。
内页形式仿古但创新趣味浓厚的诗,作者是中文系1997级本科生常煜华,她曾是PG电子BBS古典诗词版版主。
为婚书书写文本、篆刻印章的两位复旦人李应华、王培南都生于1947年,都于1977年结婚,很快都要步入“金婚”。
从面到里,从文到印,这份婚书犹如“宝藏”,藏满复旦人的底蕴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