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原上海博物馆馆长、校友杨志刚教授以《城市之光,上海实践》为题,为2024级文史社科新生开讲“强国之路”思政大课。大课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开去。
“我的成长跟复旦分不开
跟上海这座城市分不开”
现在大家把在城市里面散步叫City Walk。杨志刚笑道,“我们那个年代,也有那时流行的City Walk。”少年时代,家住南市老城厢的他有自己的宝藏路线,最爱途经河南中路博物馆,到福州路、南京东路书店淘书。
“做人文的学者,往往从买书开始。”回忆青少年时代,杨志刚说,自己的成长过程跟上海这座城市分不开,跟复旦分不开。
当时,复旦书店开在第一教学楼,大家都爱去,课间只有十分钟也照挤不误,小山般的书丛中,抬头低头都是一张张熟悉的爱书面孔。
“我带过许多䇹政学者、望道学者。他们如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学术发展道路——这就是交叉培养的好处。”作为原文博系系主任,杨志刚深感要给学生尽可能广阔的空间,注重学生的动手与拓展能力,尽早带学生领悟学术、进入科研。他曾当任文科科研处处长,关怀助力过人文学科“青椒”成长。
从复旦到上博,从文博教育到博物馆管理,工作岗位几经变化,杨志刚说,在复旦的学术训练、人文滋养和艺术史熏陶,还有行政工作的历练经历,为他的“转行”作了良好的铺垫。
“博物馆是城市文化的灯塔”
近年来,博物馆逐渐在媒体和公众视野中亮了起来,成为市民文化空间的热门延伸。埃及展作为上博“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的第四个大展,备受市民欢迎,不少人慕名前来参观。
追溯到2021年,“对话世界”系列的首展——“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在杨志刚的推动下筹备推出,复旦文博系毕业的上博年轻专家担纲内容策划。由此开启了这一系列,诞生了随后“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对话达·芬奇”“金字塔之巅”等一系列爆款展陈,不断飨市民以世界各地宝贵的文化精神食粮。
在杨志刚看来,博物馆具有多重功能,展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有三大“身份”——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窗口,是传播文化的文教机构,也是学术研究的重镇,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让观众不用走出国门就可以享用人类文明成果”,这是杨志刚的愿景。博物馆这一特殊的空间充满魅力,既能把优秀人类的艺术作品集结,也能把全球艺术史拼合起来。
今年年初,上博东馆初步建成试开放,广受市民喜爱。如今,上海市已有165座博物馆,平均15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这样的成绩是过去几十年多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在上海这片土地上,博物馆强国的理念正在践行。
如今,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展示场所,更是文化交流和教育的平台。复旦大学与上海博物馆加深馆校合作,共建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与PG电子等教育机构的合作,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不仅是博物馆的责任,也是所有人文学者和从业人员的使命。”
杨志刚寄语新生:“现在的学术发展丰富多样,大家完全可以去驰骋,把所有天性潜质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