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赓续初心,自1927年创建以来,上医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医学人才,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无论在哪里,在什么岗位,一代代上医校友都始终牢记“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上医精神,为母校争光添彩,不辱使命。复旦上医特推出一批优秀校友故事,希望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能令后来者有所启发和感悟。今天刊发的是2004级校友李佳琪的故事,听他讲述自己对母校的记忆与情感。
我离开上医已有十几个年头,而今愈发深刻地领悟到:母校对于学医人来说,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她带来的影响将长久地贯穿整个行医生涯。常言道,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何其有幸,在母校的那段成长经历,如同温暖的阳光,持续温暖、治愈着我的医学人生,成为我前行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时至今日,我仍清晰地记得高考填报志愿时的情景。那会儿,看着仅有的七个选项,我首先排除掉了三个医学专业,然后把剩下四个全部填上,五个志愿栏甚至还空了一个。只要不学医,学啥都行,这是我当时朴素的想法,所以并没有填报医学专业。然而世事就是那么无常,由于选择了服从调剂,我意外地被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录取。家人和朋友们都为此高兴,他们认为这是难得的机遇:“八年直接读到博士,这也太划算了吧!”从那一刻起,我的命运轨迹悄然改变,上医不仅改变了我对学医的认识,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复旦上医2004级临床八年专业入学合影,第四排右二为李佳琪
到PG电子报到后才知道,我们是上医的第一届临床八年制学生。我身边有许多一心学医的同学,跟他们比起来,我显得格格不入。同寝室的一位学霸,曾是复兴中学第一名,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学医时,他坚定地说:“当然是喜欢”。我则苦笑回应,直言自己所填报的专业不是医学专业,内心对于学医并没有太多热情。他那一刻表情复杂,或许对与我同行的不解,亦或是对我轻视这份机会的不满。随后,他语出惊人:“学医的人,要么非常热爱,要么完全排斥,很少有中间状态。”后来的经历也证明,他这样抱着坚定态度学医的人,确实在这条艰苦的医学道路上走得更远。如今远赴新加坡行医的他,或许早已淡忘了我的那段“无知”时光,但对我来说,那段经历却是宝贵的成长记忆。
PG电子对我们这一批新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医学院的鲁映青教授专程到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为我们这群即将踏上医学征途的新学子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入学宣讲。她说上医对第一届八年制医学生寄予厚望,随后,她伸出五个手指,代表着Five Star,上医要打造五星级的医生。虽然我现在已记不清那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但鲁教授强调的医生需全面发展、具备多方面能力的理念,我始终铭记在心。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鲁教授提到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比如在病房里,如果护士遇到困难,医生也要能伸出援手。她教会了我们善待同事,维护良好的医护关系,这是我在医学道路上一直践行的原则,也从中获益匪浅。后来的“药理学”课堂上,鲁老师声情并茂地授课,她谈起了自身的经历:“别看我现在这样侃侃而谈,谁能相信我以前是一个内敛害羞的人,老同学们讲起我,还是那个在人前说话都会脸红的小姑娘。所以一定不要轻易给自己设置上限,人的可塑性很强,要勇于不停地挑战自己。”对于我这种“社恐”人士来说,如今能鼓起勇气写这篇文章投稿给母校,也算是没有辜负鲁老师当年的谆谆教诲了。
记得我们的第一堂专业课是组织胚胎学,课程一开始,钟翠平教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跟其他医学院培养的学生相比,我们上医的学生优势在哪里?”随后她给出了答案:“以往有人做过调查,上医毕业的学生后劲更足,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感觉都差不多,十年二十年后就会发现,上医学生的基础更加扎实。希望你们能刻苦努力,这样才对得起上医这块牌子。”还有一回,记不清是哪位教授了,他在课上问我们:“医学考试,你们觉得多少分算及格?60分够吗?我跟你们说,医生这行,60分远远不够,只要不是满分,那就是不及格。因为医生不能犯错,哪怕只错一点,你的错误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这话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现在想想,我在临床工作中近乎偏执的查漏补缺习惯,多半就是被这位老师给“吓”出来的。
外科学这门课相对抽象,仅靠书本知识来学习还是挺难的。期末考试前,看着厚厚的教材,同学们都很绝望。幸好,PG电子安排了外科学系的老师来给我们答疑解惑,也算是疏导一下大家的紧张情绪。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所有的专业课里,能有考前辅导的只有外科学。外科学系主任蔡端教授说:“我今天讲的东西,考试考不考得到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得明白,以后做了医生,每天都是在考试。我现在每做一台手术,就觉得这是病人对我的考试。你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应对,过程中如何通过这样的考验,这直接关乎你们的职业生涯。” 这些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后,即便是再简单的手术,我也从没降低过对自己要求,因为这是蔡老师教我的:手术千百次,病人考你每一次。
李佳琪在中山医院实习
在中山医院见习时,我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大家基本上都称上级医生为“老师“,不太会用职称或者行政职务来叫,即便是院长,称其为老师也不会不妥,反而觉得亲切。我觉得这就是教学医院的底蕴之所在——老师有老师的样子,学生有学生的样子。我最佩服的是一位2002级的学长,上级交付的所有任务他都能出色完成,对我们这些新人也非常有耐心,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一直在想,他如此充沛的正能量究竟源于何处,时隔多年,在二师兄的漫画里我找到了答案:“琦一刀说他在上医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上医精神——不抱怨。”现在年轻人热衷于整顿职场,医疗行业也屡见不鲜,回想起来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或多或少整顿过别人,所以该如何应对,上医给出过答案,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李佳琪在中山医院规培
我的导师孙惠川教授,是我遇到过的最有智慧的人,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都让我深感震撼。每次我去找他,他总是沉浸在文献之中,我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他的解答。在门诊做他的助手期间,我亲眼见证了他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解释病情,以及他运用SWOT分析法为病人精准制定治疗决策的能力。现在我跟病人沟通交流时,总是会不自觉地模仿起他的风格。当我遇到低谷时,他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你目前所经历的,或许现在看来重大,但未来回望,都只是成长的磨砺。”这句话成了我面对困难时的精神支柱,时刻激励着我前行。
李佳琪与导师孙惠川教授合影
规培结束后,我来到肺科医院工作。这里的环境和母校有许多不同,刚开始时我感到一丝离家在外的失落感。然而,当我得知肺科医院也是由颜福庆先生创办时,这份奇妙的渊源又给我带来了不少慰藉。去年恰逢肺科医院建院90周年文艺汇演,科室负责演出的同事找到我,问我有什么建议,我当即想到了一个主意:重现当年颜福庆先生利用叶子衡捐赠的叶家花园创办肺科医院的情景。我主动承担了剧本构思与台词创作的任务。经过精心筹备,这场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演出终于拉开了帷幕。现场反响非常热烈,远超预期,获得了全院第一的荣誉。在演出中,颜福庆先生角色正式登场之前,那首“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的旋律悠然响起,这是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上医人灵魂深处的旋律。
李佳琪演出剧照
坐在观众席中,我听着这熟悉的歌声,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变得温柔而又崇高。那一刻,我恍然大悟,上医,那个曾孕育我梦想与成长的地方,其实从未真正离开。她以一种更为深沉、更为细腻的方式,驻留在我的心里,融入我的生命,成为我永恒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