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上医学子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全国总决赛获佳绩

作者:黄锐、金嘉怡摄影: 视频: 来源:基础医学院发布时间:2024-08-29

8月22日至8月24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全国总决赛在中山大学举行,该比赛是基础医学类学术水平最高、办赛规模最大、办赛影响力最广、参赛院校最多的全国性大赛之一。来自复旦上医的四支团队与来自21个国家、204所高校的876支队伍、3216名师生同台竞技,斩获1银3铜的好成绩。

银奖团队风采展示

基于空间拓扑学对全身透明小鼠经络的体表-内脏交互作用研究

参赛赛道:中医药学赛道-实验设计

团队成员:王跃豪、许凯羿、侯玉燕、黄锐

指导老师:冯异、童小雨

项目简介:由于腧穴和经络在机体调节、整合和反馈中起重要作用,团队用前沿的全身透明、分子成像和空间拓扑建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体表穴位和经络与内脏器官的联系和调控,为研究疾病变化和治疗转归提供结构基础和科学依据。团队从定位明确的任、督、带三脉着手,利用全身透明的转基因小鼠结合免疫荧光染色,研究经络及其上的腧穴各级血管、神经、淋巴管的分布、数量、位置、角度和相互关系等。再结合三脉的循行,对其经过的脑、脊髓、子宫等进行体表-内脏的大数据关联分析,研究解剖学基础和功能调控。

铜奖团队风采展示

亚硒酸钠和二十二碳六烯酸通过破坏氧化还原稳态激活 MAPKs 促进肠癌细胞副凋亡

参赛赛道:基础临床赛道-创新研究

团队成员:孟禹舟、赵昇、蔡文迅

指导老师:施冬云

项目简介:团队研究发现深海鱼类提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可作为一种膳食补充剂辅助治疗结直肠癌。DHA通过改变肿瘤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的水平,进而提高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亚硒酸钠的敏感性,二者联合使用可通过过度激活ERK1/2通路,引起肿瘤细胞产生活性氧依赖性的副凋亡,从而协同杀伤肿瘤细胞。本项目证实了膳食辅助治疗肿瘤的潜力,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毒的新策略,而针对性地破坏肿瘤氧化还原稳态的方式也为提高结直肠癌药物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视角。

C/EBPβ SUMO化修饰调控小胶质细胞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机制

参赛赛道:基础临床赛道-创新研究

团队成员:庞剑峰、厉佳辉、凯茜丹、刘锦桦

指导老师:夏春梅

项目简介:心力衰竭常与其他以交感驱动增强为特征的疾病,如高血压、肥胖等共病,使治疗面临极大挑战。在前期研究中,团队发现高脂高血压应激诱导室旁核脂滴合成关键基因C/EBPβ表达升高、该转录因子调控了线粒体自噬泛素依赖性通路蛋白BNIP3线粒体转位减少,导致线粒体自噬障碍,触发促炎因子释放,参与心衰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后续采用蛋白-核酸互作、自噬双标病毒、特异性干预小胶质细胞靶基因,结合动态心脏B超和心功能检测等方法进行研究小胶质细胞线粒体自噬异常的调控机制。

智数识色:一种新型血液颜色采集及数字化智能分析装置

参赛赛道:交叉学科赛道-实验设计

团队成员:姚飞白、邱禹麟、姚昊希

指导老师:严钰锋、饶玉良

项目简介:团队基于RGB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一个血液颜色采集及数字化智能分析装置,该装置包含自主建模和3D打印制造的RGB颜色采集盒、数字化智能分析系统。采集盒内含高清摄像头,用于固定血液颜色采集条件和血液图片采集,分析系统对摄像头采集的图片选区并分析,计算平均RGB值,实现对血液颜色的数字化采集和分析。该装置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和提升实验教学与学习效果,还可以拓展到液体生物样本的采集及智数识色。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孙芯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