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换“径”人生路

作者:冯嘉元(上海医学院退休教授) 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4-04-11


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究存在于生活中的规律,并使之转化为智慧、提升为能力。“岁月忽已晚”,我们这些“ 30后”的高龄老人,都有个期盼:要让自己老而不弱(衰老而不衰弱)。的确,衰老≠衰弱。但能做到吗?我想就己身体味来作答并疏理一下自己探寻新打开方式的逻辑理路。

这一逻辑理路指向的是为自己的行为建立起自洽的逻辑,以获得更自洽的人生。剖析在我身上曾经出现的日渐衰弱的状况,我看到原先没有意识到的存在,看到了自我认知偏差,看到自身理性和非理性、正变量与负变量的冲突。我意识到,要有发自内心的“唤醒”,故而我提出“唤醒自我驱动”,并视之为逻辑理路里的关键支点。我警醒到,自己诸多不理性行为(如长时间瘫坐着看视频等等)形成负変量,把身心都朝着衰弱推去。思来想去,我由“渐悟”到“顿悟”,开始有认知觉醒的精神自觉。这种自我驱动的原动力,促使我从细微、琐碎而具体的“高频小事”入手,特别是在独处时默默地“上劲”,多“逼逼”自己、与自己较劲(这里想提一下,我说的较劲是在激发内生动力,而不是那种会诱发精神内耗的“较劲”)。果真,“衰弱可逆”也在我身上得到证实。且举一例,从步态看,经测评,目前我不仅已消除步幅变小、不见鞋底等衰弱态,而且以青年人标准步态要求来检测,我也悉数达标。

我赞同作家鲁敏对构成一个人的几个方面按重要性作如此排序:精神、智性、天赋、情感、肉体。

我以为,老年人之间区别,究其本质,是认知和思维的区别。智性参与,其旨归也在提升自己的思维格局。拿一个老者关注的数据来说:85岁以上的人群中,患有认知症的人数比例超过30%,面临这一可怕的、躲不开的挑战,老年人都不会掉以轻心,我努力以智性参与来应对:先找出阻碍智性参与的负性因素,如存在于自身思维方式中的惰性及过度的反刍思维等,同时“移步换‘径’”,找到推进智性参与的路径,在这当中我把为俗常生活不断增添新鲜内容作为切入口。由此从多维度切入,切入之一是“去体验”。“体验”是我们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我们再老也不要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拱手让人。我只以“体验科技应用场景”举一例,今年初经学习并通过考试,我驾控问界M5智驾版,在市中心马路让车子自动开了十多分钟。回到车库它也自动泊车一把到位。智性的参与让我醒悟到,原来晚年也还有那么多能去尝试的东西。这让我眼界变得开阔了,对生活也产生了持久的兴趣。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