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数据分析服务公司“科睿唯安”发布了《2023中国国际科研合作现状报告》,分析了2013—2022年间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科研合作情况。报告指出,包括美国、中国、英国、德国等在内的全球TOP10科研大国的国际科研合作规模持续扩大,中国的国际科研合作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攀升。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从发文规模看,我国的国际科研合作论文数量变化不大,但增速却出现了持续大幅回落的现象。至于国际科研合作论文的占比,我国从2019年起持续回落,2022年已降至20%以下。相比之下,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占比在50%~60%之间。
知识无国界,合作是潮流。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科研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原本分散在各章节的国际科技合作相关内容单独成章,凸显了“国际科技合作”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部分,高校科研合作更是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
从全球范围看,国际科研合作被认为是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国际科研合作论文占比常年在50%以上,2022年已接近65%;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国际科研合作论文占比也在50%左右。
相比之下,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和高校大力支持并拓展国际科研合作,但与世界顶尖高校相比,国内高校在这一指标上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
国际科研合作论文的指标之所以重要,原因在于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产生的科研成果能在全球范围获得更高显示度。有些高校虽然科研成果体量不小,但国际科研合作论文占比相对较低,使得高校整体的全球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上不去。
这意味着提高科研国际交流与合作程度有利于增强我国高校的学术影响力。特别是对于顶尖研究型大学而言,提升它们的国际科研合作能力不仅重要而且紧迫,因为这类大学在我国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中是无可替代的核心节点。
总之,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走到一起,进行观点和思维的碰撞,共享科研设施和各种科研资源,有助于激发全球的科研活力,加速全球科技进步。我国高校应始终坚持推动科研人员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接全球科学与技术前沿,在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中逐步实现自立自强。
近年来,尽管国际科技领域出现一些逆全球化的现象,但是知识的全球流动和共享的趋势不会改变,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知识生产值得我们积极拓展合作。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全球经济贸易关系的日趋紧密,以及国际人才流动的频率加快,全球化与国际合作依然是推动世界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动力。事实上,只有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充分接触和利用更先进的科技,才更有助于人类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新冠疫情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学者来访、国内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出国访学都出现断崖式下跌。作为促进国际科研合作的最重要途径,上述措施的受阻必然制约我国高校国际科研合作的增长。疫情后,很多高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恢复方面做出诸多努力,但受制于国际大环境影响,进展并没有预想那么快。
部分国家在尖端科研领域对我国采取遏制乃至封锁的策略,但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可持续发展领域仍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开放度,我国高校要把握这种基本态势,抓住机会积极拓展合作——
首先,深化国际科研合作仍是当务之急。我国高校要根据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阶段,准确定位自身,制定国际科研合作战略。
其次,部分顶尖研究型大学要转变“受援助”思维和“跟跑”思维,在国际科研合作中学会承担更大的责任。
再次,我国高校要转变将北美和西欧作为最主要科研合作对象的思维定式,在全球范围内精准分析和寻找合作对象,建立更多边、多元的合作模式。
此外,还要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队伍建设,既要重视专职国际事务人员的培养,也要重视全体科研人员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提升,促进他们在更充分的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往中不断拓展全球学术网络。
最后,要克服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体“老龄化”问题,在中青年国际事务工作者和学术人员中拓展更加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扩大我国高校国际科研合作的“朋友圈”。
(作者:刘虹,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张端鸿,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