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希德书院二三事

作者:周鲁卫(物理学系教授)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4-03-11


我于2012年受聘担任希德书院的院长。希德书院的名字,是为了纪念老校长谢希德先生。那时,希德书院由经、管、理、化、生、环科、高分子、核科学与技术等院系的新生组成。

初期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办书院?”提出问题的,是校内、校外的师生和朋友。

我个人理解,书院的成立,与复旦跨入第二个百年后,对自身定位密切相关。

2007年春,校党委号召“全校都来学习讨论通识教育”。在讨论中,有的老师担心,学生18岁到22岁读本科,这四年在一个人一生中非常宝贵。这个年龄段,理解力强,创造力强,课外生活又如此丰富多彩,如果不去学专业,先进行通识教育,那么,专业知识学习就晚了一年,这是否值得?

讨论达成了共识。通识教育由六大板块形成“核心课程”体系,开展“现代大学的人格教育”,这个目标十分清晰:复旦将要开展的通识教育,与其国内外其它大学的“全人教育”是一致的。

2012年夏,PG电子确定“书院按学科分”、“学生的党团工作由院系管”的原则。为了获得更多办学经验,2013年,PG电子召开了两岸多地“创新教学与学习转型研讨会”;2014年,PG电子经过研究讨论,凝练了本科教育目标:为20年后的世界和中国,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质的领袖人才和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

希德书院为了向学生诠释这一目标,此后几年的书院大会,几乎都以此为主题,并围绕这一目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可贵的是,学生们在学习和讨论中屡屡出现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否定。他们对经典有自己的理解,“不偏听偏信,注重求证求实”;他们蔑视已有的结论,“反对空洞无用的鸡汤”,对于主流文化同样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走极端,不迷信传统”。他们建议警惕低劣的演讲和歪曲人文精神的宣传。

这些讨论和建议是见效的。我们感觉到,在复旦书院多学习一年,就是成长的一年。学生明显更加成熟,有更强的独立思考意识,这正是人文意识的重要特点之一。

学生的成长正是对复旦本科教育的肯定,对书院设立的肯定。我们把人文意识的核心放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上。

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书院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当属“小鬼当家”。希德书院学生通过竞争,由学生楼委会成员作为代表,投票产生“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设立学生监督委员会。

学生自管会直接组织书院的各项活动。例如,希德书院和学生一起与甘肃省会宁县和山东省青州县的中学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纪念谢希德先生是希德书院重要的爱国教育活动,每年清明时节,我们组织希德书院师生去青浦福寿园祭奠谢先生。希德书院学生还出演了学生自编自导的大师剧《谢希德》。

希德书院还组织过数十个读书小组,组织过连续数年的讨论课。

“希德导师论坛”是自管会组织的重磅活动,深受同学们喜爱,几乎场场爆满。

2018年书院大会的主题是“科学精神”,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家常说鼓励创新,但创新其实是从质疑,从批判性思维开始的。校训中的切问而近思,校歌中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说明创校先贤们,一直把思考、质疑,看成育人的重要标准。鼓励质疑,鼓励提问题的精神,这是创造性的原动力。而被质疑者必须有雅量,不要一棍子打死提出问题的年轻人。如此,才能将批判性思维所必备的好奇心、分析能力、反思能力激发出来,创新思想方能接踵而至。

学生们利用这类机会,发挥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锤炼了他们理性思考、切问质疑的能力。正是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之间,同学和导师之间,产生头脑风暴,思想碰撞。有了批判性思维,他们能更充分地利用复旦的学术环境,得到茁壮成长。

2005年起建立通识课程、书院制,到2025年就满20年了。回顾来路,我们努力了,实践了,见效了。到那时很值得回顾一下,当初通识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吗?我们学生的好奇心更大了吗?创新能力更强了吗?批判性思维能力见长了吗?我们出了怎样的成绩?还有什么不足?怎样加以改进?

周鲁卫(物理学系教授。曾任物理学系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2012 -2019 年任希德书院院长。本文摘自公众号“旦园枫红”《老教授谈教书育人》专栏原稿)   

1310复旦-8.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