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晖明教授谈听课感受—— 本科课程重在以方法论启智 本科优质课程经验谈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3-10-17


 

 

2022年秋季学期,PG电子启动第一轮本科优质课程推荐评定工作,组织专家对优质课程的候选课程随堂听课。听课专家之一、经济学院张晖明教授对于如何教好本科课程提出:课堂上老师不能只进行一般性的理论介绍、知识灌输,好的教学应该注重方法论的训练。

学生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在课堂里上课?上这些课的意义在哪里?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把社会融到课堂里,仅仅讲理论、做名词解释,学生其实可以查查书自学,这就失去了面授的真正价值。

 

目前教师在本科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挑战是:如何把教学内容讲得生动?另一个,也是更大的挑战是要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

张晖明教授讲课时会反复跟学生说,教学的目的不是要你们简单背诵结论,而是要掌握这些基本原理背后的逻辑和方法,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个阶段等。

张晖明读书时就是这么学过来的。他记得当年张薰华先生讲《资本论》脉络时,特别喜欢在黑板上画圈圈。这是因为有一次课堂讨论上,一个同学引了黑格尔《小逻辑》中的话:科学就是圆圈的圆圈。这给了张先生很大的启发。张先生之后就常常画圈,将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之间的逻辑随着圈圈展开,这是非常美的。现在张晖明在课上也这样画,既能把问题讲完整、讲明白、讲清楚,也能引导学生在建构理论框架的同时,感受到其背后的方法论、逻辑展开之美。

在本科课堂里强调方法论的学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学要启智,启发学生的智慧。学生经过反复体会,掌握了思维逻辑的方法论,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真正用来“武装”自己。同时要注意的是,方法论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有具体的工具性的方法论,但更核心的方法论是思想、思维方式。

我们今天写文章,思想应先于语言表达。首先要有想法,之后再思考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是用文字叙述,还是用数理语言表现。文字语言可能更多是对现象逻辑本质的揭示,然后数学方法无非是来印证,现在都叫实证。如果只教统计计量方法、只教时间序列,课堂上老师就背对着学生,在黑板前自己写自己的公式。但这个公式代表什么,这个公式背后是什么逻辑,这个公式对社会现实有什么样的映衬和解释能力?张晖明认为这些是非常需要向同学们阐释的,是他们更需要学习的内容。

现在有些论文要求做计量,一些学生就拿美国学者开发的模型过来跑数据做实证题。今天经济学模型大多是美国人设计、开发的,是他们对世界经济,对英国、美国发展规律的总结,但中国的发展肯定与它们不是完全一样的逻辑,历史演进脉络有自己的特点。张晖明一再向经济系同学强调要注重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学习,比较中国和外国的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作为老师也应该具备深厚的学科史知识背景,在课堂上才能给学生拓宽视野。

以前的大学里,师生关系非常紧密。任课老师经常进宿舍里交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人生经历,这些都非常有意义。张晖明犹记当年毕业留校时,蒋学模先生、洪远朋先生给青年教师提出四个“一”:讲好一门课程、主攻一个研究方向、熟练应用一门外语、承担好一项社会工作。至今他都非常希望与学生交流,经常和学生说,“碰到什么问题及时跟我说,写邮件给我,老师的责任就是要跟学生交流。”

提及线上的慕课,张晖明认为是一个流行的辅助手段,但难以替代线下的面授教学场景。慕课往往不便于准确传达老师在讲课时自然表露的情绪和手势动作,无法帮助老师通过与学生们的直接目光交流来及时感知大家的反馈,一些慕课在制作过程中可能还会删减部分看似跟大纲偏离的话语,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和“语境”相关的信息,面授有一个特殊的“语境”,是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出的话语的场景。张晖明上课有时会从大纲的知识点里发散出去,同时提醒同学:注意,老师可能要开“无轨电车”的,听“无轨电车”时,尤其要思考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开出去”。有经验的老师最后会回到主题,进行总结,但没经验的老师可能就不知道讲到哪里去了。面授能以合适的信息量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促进师生间的对话与启发、训练创造性思维。

中国原来有私塾教育,现在的PG电子则有类似“大工业”规模生产的特点。但每个学生的智力、精力、眼界、思维习惯不一样,如果只套一个模子,就会压抑人的创造性。在规律性的模式之外,还要设法让学生的个性有发展空间,所以现在倡导小班教学。复旦的“2+X”培养体系给学生提供了多元的发展路径选择,这是关注个性的一种有意义的方式。除此之外,在每一节课上呢?对每个班级呢?实际上这些都是可以结构性、层次性地进行细分,针对不同学生要有个性化的培养。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