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1年打磨,《大清一统志》点校本问世

作者:殷梦昊 张菲垭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04-28

2011年下半年,由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史地所”)教授王文楚主持的嘉庆《大清一统志》整理点校工作正式启动。

历经11年精心打磨,2022年底,这部30册的重大古籍整理成果终于出版问世。这被学术界称为古籍整理的一大盛事,也是新时期复旦历史地理学科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4月15日,《大清一统志》点校本新书发布暨王文楚先生学术研讨会在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举行。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吕健、复旦大学史地所所长张晓虹致辞。

王文楚先生为我国历史地理研究大家,亦是史地古籍整理巨匠,所点校整理之《肇域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皆为精品,享誉学林。

王文楚极为重视《大清一统志》的整理工作。从凡例的制定到整理人员的物色,从底本的选定到点校的审订都亲历亲为。在他主持之下,《大清一统志》汇集一批老、中、青学者,甘心于默默无闻的基础性点校工作,历十年之功,终见成果。

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地理总志

“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的出发点,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基石。《一统志》的修撰可谓是“大一统”观念的一种体现。

 “清代三修《一统志》,始修于康熙,续修于乾隆,重修于嘉庆,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盛事,在中国古代地理总志编纂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王文楚对清《一统志》的编修情况如数家珍。

《嘉庆重修一统志》是清《一统志》的最后一版,正是本次发布的《大清一统志》点校本选用的底本。《嘉庆重修一统志》不仅是嘉庆二十五年以前的清代地理总志,而且也包含了以往各代的地理内容,资料齐备、可信度高,可称得上是地理总志的集大成者。

因其史料价值较高,《嘉庆重修一统志》也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必备工具。我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数以万计的古代政区和地名的定点,即是依据此书作为最基础的资料。时至今日,《嘉庆重修一统志》仍然是学界查证各地历代政区建置沿革和地名的重要参考书。

虽说《嘉庆重修一统志》是历代地理总志的集大成者,但依旧存在许多不足。所谓“点校”工作,一要施加标点,二要校对勘误。这次整理《大清一统志》点校本,不仅进行标点,便于现代人阅读,还纠正原书中的许多错讹之处,此外加标专名线(注:古籍整理使用的符号,用于标示人名、地名、民族名、书名等),体现了古籍整理的最高规格。

史地大家领衔,众多学者合力

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恳切邀请王文楚作为《大清一统志》点校工作的主持者,力求推出一部质量上乘、校勘精审的古籍整理精品。时年78岁的王文楚毅然接受了这项艰巨的工作。

《大清一统志》点校本是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一统志》体量庞大,总计有1300多万字、共30册,另外附有大量图表,整理工作相当庞杂,不得不发动多位学者一同整理。《一统志》最后由20位点校者共同完成,参与者在整理校勘时的手势不尽相同,这使得统一体例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为在整理工作大规模启动前给出标准与参照,王文楚就《一统志》的体例问题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进行多次研讨。2011年年底,王文楚拟订出一版详细的整理体例。而在整理中,随着新问题不断出现,他发现体例还要继续调整:“过程中发现的体例问题,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我又重新修改了几次体例。”

除制定体例之外,王文楚还亲自承担《京师》与《直隶》两册的整理、点校工作。由于这两个地域最为重要,出版社也希望王文楚给出标准和模范,以供负责其他分册的学者参照、学习。

做点校工作要写校勘记,注明点校者勘正原书错讹时所参照的依据。王文楚在点校《京师》《直隶》两册时,足足手写了近2000条校勘记。

整理工作启动后,王文楚再次成为复旦校园的常客。人们常常可以在图书馆看见这位八旬老者背着包、拎着水、拄拐棍前来查找文献的身影。王文楚笑道:“我家里书是不够的,家里没有的书,我就到史地所资料室去查,史地所资料室没有的,我就到PG电子图书馆去查,这样持续了好几年。”

吕健提到:“《一统志》前期的校勘详略差异巨大,我们试图尽可能地对校勘内容予以充实,这更成为后期工作中一项艰巨繁难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提升质量,后期统稿、审稿工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占旭东担纲。在漫长的10年间,占旭东付出了的极大的心力,也不断地向王文楚请教。

“没有王先生的领衔与示范,《一统志》的整理与出版可能更要旷日持久,也不可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占旭东说,王先生前期所做的基础工作细致而稳妥,为全书的整理指明了方向,也交给了团队整体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王文楚还亲自审读并修订《乌里雅苏台》《蒙古各藩部》《朝贡各国》三部分的稿件。

一生整理“大部头”,被赞为“朴学家”

古籍点校整理是一项寂寞而艰辛的基础工作,需甘心于默默无闻且功力深厚的学者方可为之。

1956年,王文楚毕业于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历史系,次年起便在谭其骧直接指导下从事《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图工作。在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过程中,王文楚得到谭其骧诸多提点,有关沿革地理的基本知识得到不断提高和充实,为其之后研究历史地理学打下了扎实基础。

自从在史地所工作以来,单位主要负责的古籍整理点校工作,王文楚基本无役不予,勇挑集体任务和基础工程重担,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早期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从“二十四史”的《宋史》部分、新旧两《唐书》,到《元丰九域志》《太平寰宇记》再到《肇域志》《大清一统志》,王文楚的一生与“大部头”紧紧相连。

而在承担繁重的集体项目之余,王文楚还在历史交通地理和历史城市地理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至今仍为该领域研究之基石。

谭其骧曾称赞王文楚“治学平实严谨,绝不虚构粉饰,无一语无根据,无一论不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可以说是一位纯正的朴学家。” 

如今,王文楚步入90岁高龄,体力已不允许他继续从事倾注一生心血的古籍整理事业。值得欣慰的是,《大清一统志》的出版,为他硕果累累的学术生涯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1281复旦-3.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