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发表近20部著作、110多篇论文 这位“大先生”堪称“全能型语言学家”

作者:胡慧中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3-01-12

如果在上世纪50年代要在线选课,那么先生的课程,要靠“秒抢”。

如果想了解语言学领域的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语法学、词汇学、修辞学及语言学原理等任意学科知识,读先生的著作,就能一探究竟。

如果想知道如何成为一名桃李芬芳的老师,一位独立思考的学者……他也能告诉你答案。

他就是著名语言学家、上海社科大师、中国语言文学系(下文简称:中文系)教授张世禄。今年是先生诞辰120周年。

他把高深的语言学,讲成了一门艺术

  “韵书起于魏晋六朝,现在有的是《切韵》《广韵》《集韵》《礼部韵略》,平水韵。”复旦第九宿舍,一间整洁明亮的书房内,年逾古稀的老教授向研究生们娓娓讲述音韵学。他戴着镜片厚重的近视眼镜,驼着背,脸尽可能贴近手中的纸张,尽力从模糊的视线中分辨字迹。而他的声音依然洪亮,每一个古韵字音都发得精妙,每一句讲解都那么引人入胜。

这是先生在家中书房授课的场景。即便过了40多年,中文系教授、1979级中文系硕士生杨剑桥历历在目,恍如昨日。“老师那时70多岁了,视力模糊,却在每次上课前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书写讲课提纲及相关材料。我经常应约到老师家取提纲,学生们再各自誊抄到笔记本上。”杨剑桥回忆。

当时,不仅语言学硕士生会来张世禄家中听课,且常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慕名旁听,济济一堂。而据张世禄之子张丕余回忆,上世纪60年代,父亲在家中只给一两位学生上课,却早早地穿戴整齐,等候学生到来。“父亲一贯重视上课,讲课生动有趣。他音量很大,即便关着房门,还是听得很清楚。”

在他的一生中,在不同年代、地点,为不同PG电子、年龄的学生,讲授语言学课程,占据了60余年的光阴。中文系教授严修回忆,在张先生的课堂上,时常能听到阵阵笑声。“我很爱听他上课,他上课,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上世纪50年代的复旦第一教学楼,可容纳200余人的大教室,先生的《古代汉语》课总是座无虚席。有一次,他在课上解释《触詟说赵太后》中的“徐趋”一词,压低身子,双脚快步移动。同学们不禁发笑,随之明白了“徐”是因为腿疼,“趋”是表示尊敬。他解释:“触詟腿上有风湿病、关节炎,所以只好‘慢慢地快走’。”

 “张先生的课在复旦闻名遐迩。”中文系教授申小龙说,“他讲课神采飞扬,旁征博引,边讲边写板书,不知不觉形成完整提纲。他乐于与学生讨论,许多学生在他的影响下,走上了语言学研究的道路。”

语言学研究,如同生命之重

“父亲把语言学研究当成生命一样。”在张丕余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在书房里埋头治学,从身材伟岸到年迈佝偻。

在语言学界,张世禄成名很早。1929年,大学毕业不过三年,就发表音韵学著作。至上世纪30年代,先后出版《中国声韵学概要》《中国古音学》《广韵研究》《语音学纲要》《中国音韵学史》等著作,开创性地用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传统音韵学,成为“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先驱”。

 “张先生是我国音韵学大家,我对他仰慕已久。”杨剑桥1979年考入复旦中文系,成为张世禄的硕士生。“音韵学是一门‘绝学’,是口耳之学,张先生却能讲得清楚透彻。在他的带领下,中文系走出了一大批音韵学的优秀学者。”

张世禄学贯中西,但他重视汉语的民族特点,反对全盘西化。晚年,他的研究重心转向汉语语法,首次系统批判了西方语法理论对汉语特点的曲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法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张世禄在青年时期曾写过历史、文学、哲学方面的论著,是一位“通才”。申小龙说:“先生是用浅近文言文翻译法国作家房德里耶斯的《语言论》,用小楷竖着翻译,装订了厚厚的一本。不过先生最爱的,永远是语言学。”

一位独立思考的学者,一个温情脉脉的人

“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不要轻信别人的结论,敢于提出质疑。”导师的谆谆教诲,申小龙牢记并践行了几十年。在他眼中,张世禄这样一位谦谦君子,在学术上却坚持自我、敢于质疑。

1980年,中文系大三生申小龙在学术报告会上第一次见到耄耋之年的张世禄先生。被搀扶着走上讲台后,作了《关于汉语的语法体系问题》的学术报告,呼吁变革20世纪整个汉语语法体系的“洋框框”。“我惊叹这样一位垂垂老者,竟迸发出如此年轻的学术生命力!”这场报告及后续发表于《复旦学报》的文章,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81年,张世禄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高校文科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次年起指导上古汉语词汇和上古汉语语法两名博士研究生,申小龙是其中之一。 80多岁的导师“由于患白内障、高度近视,每次看我的稿子都要将脸贴在稿纸上。实在累了,又让我把文稿录音,他反复地听,再提出意见。这样反复修改而成的文稿,他却不让我在稿中提他的名字。”谈及往事,申小龙已然眼里泛泪。

张世禄在与学生、家人的日常相处中,时时流露着脉脉温情。“为人谦逊,待人和蔼可亲。”杨剑桥回忆,他送书给学生,总是称学生为“学弟”,以平辈相待。杨剑桥到云贵川等地开会,张世禄想起有曾经教过的学生在那边,总会托杨剑桥带些小礼物,“跟毕业多年的学生依然保持联系”。

 “父亲对他的学生们,亲如子女一般。”张丕余笑言,“父亲对我们这些子女的兴趣与未来发展,不会过多强求,理解并尊重我们的个人意愿。”张丕余小时候看父亲的书房里都是语言学论著,连“四大名著”这些书都没有,抱怨了几句。没想到父亲很快买了不少文学书,对他说:“瞧,我给你买啦。”

张世禄对自己的亲人兄弟都赤诚以待,家庭关系融洽。不相识的青年登门求教,也总是有求必应,来信必复,直至晚年。他散发着温润的光,温暖了众人。

大师并未远去,学术薪火长明

在光华楼中文系的长廊里,“中文系十四老”的画像映入眼帘,张世禄与陈望道、郭绍虞共同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语言学道路”,为语言学的“复旦学派”奠定了宝贵的传统。

1952年,张世禄在全国院系调整时来到复旦中文系,次年被陈望道校长聘为中国语言教研室主任。直到1991年逝世,张世禄从来没有从中文系退休。“父亲生命的一半时光,都与复旦中文系紧密相连。复旦在他心中,意义非凡。” 

上世纪50年代,张世禄开讲“汉语史”课,当时全国高校开设这门课的,只有复旦与北大。

50多年后,《张世禄全集》于2020年整理出版,多达400多万字,全面展现了张世禄在语言学方面的学术成就,尘封多年的《汉语史讲义》也终于重见天日。丛书主编申小龙说:“拿到先生的《汉语史讲义》时,它是一本泛黄的油印稿,我们将其进行梳理。这部汉语史巨著,注重系统性,重视语言的社会特点,于今仍有所获益。”

为了编写一本适合于本科《古代汉语》课程的教材,张世禄在上世纪60年代就编写了油印讲义,到80年代末又主持了《古代汉语教程》的编写,在教材中贯彻了他所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法体系。1991年,张世禄荣获国务院“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和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古代汉语教程》出版,“如今,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已经修订至第四版,至今我们复旦乃至其他许多高校仍在使用。张先生带出来的学生,不少人已为人师,用老师主编的教材,带出更多学生。”杨剑桥说。

复旦-6_Print.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