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10点,王威琪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
灵堂正中挂着王威琪院士的遗像,两侧挽联上写着“躬耕一生寒暑波联国际声振海外 执教杏坛甲子泽被后学风传千秋”。
院士已去,安卧鲜花丛中。
在为王威琪同志治丧期间,中央领导同志、各有关方面领导同志以各种方式表示关心、慰问和深切哀悼。
市委副秘书长燕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曹远峰、上海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光,市教委副主任毛丽娟;侯惠民、杨胜利、唐希灿、廖万清、丁健、周良辅、葛均波、张志愿、李兆申、贾伟平院士,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校长金力和校领导班子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院士等,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上海中医药大PG电子长季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院士、华山医院院长毛颖,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仁济医院院长夏强、新华医院院长孙锟,市一医院党委书记秦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殷善开、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院长廖专,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院长徐丛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等前来为王威琪同志送行。王威琪同志亲属、生前友好、同事、学生前来为王威琪同志送行。
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党委常务副书记裘新在告别仪式上介绍社会各界哀悼、关心、慰问情况。党委常务副书记周亚明宣读王威琪同志生平。副校长汪源源主持告别仪式。
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和医药卫生学部,教育部高等PG电子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评议组,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上海市科技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复旦大学,中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委员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共杨浦区委组织部,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南通市海门区委办公室、南通市海门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声学学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超声心动图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海峡两岸超声学会,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上海市超声质控中心、上海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系);各高校、各医院、各学会、各研究院所、各出版社、各生物医药企业等对王威琪同志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并送花圈。
他的言传身教是子女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多么希望再挽着您的手,走在复旦校园中;多么希望再听听您的唠叨、叮嘱与指导;多么希望我们一家一起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王威琪家属代表、王威琪之子王育玮在致答谢词时说,父亲把一生的心血和热爱都挥洒在复旦校园。
王育玮说,即使到八十高龄,父亲王威琪也每天坚持认真学习。他常对子女们说,要坐得住“冷板凳”,要不断积累,同时也要能在融合交叉中创新进取,“综合就能创造,转移就能突破”。
“父亲对身边每一位同事都十分和蔼,他总能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包括打扫的阿姨。”父亲曾对打扫的阿姨说,“在家政方面你是专家,比我在行。”多年来,王威琪对虚心好学、有潜质的青年人总是尽力相助,他常说,“成就学生,是老师最大的成功”。
当他发现女儿喜欢绘画,就鼓励她往这方面发展,无论再忙都坚持陪她去学国画。十年前,王威琪的孙女还在上幼儿园,每到放学时间,他都会风雨无阻地准时去幼儿园接送,还会跟别的家长参加亲子比赛。
尽管平时工作忙碌,每个周末和节假日,王威琪会抽出时间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爸爸常说,‘无穷小的无穷项相加,有可能成为无穷大’,说的其实就是‘积小流成江海,积跬步成千里’的道理。”王威琪喜欢用简洁的数学公式来阐述人生哲理,这让毕业于复旦计算机系的女婿陈愉记忆犹新。
做事情首先认准方向,然后沿着这个方向不断积累,最终汇聚成江海,成就一生。这也是王威琪对子女的教导。
“爸爸还特别提倡我们要有跨界思维。”早在九十年代,王威琪就坚持将物理学、数学、电子学、医学等学科进行融合发展。在他看来,“两个领域的交叉汇集点特别容易找到创新突破点”。因此,他积极鼓励身为内分泌科医生的女儿,突破单一的糖尿病研究,着眼于糖尿病与眼病、妊娠等交叉领域的研究。
他因推动学科融合倍受尊敬
距离告别仪式还有半个多小时,与王威琪合作多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抵达,慰问王威琪家属。
“五六十年代,当时的超声系统基本都是国外的,王院士下到医院,和我们合作研发国产超声系统。”多年来,王威琪院士团队与华山医院紧密合作,共同成立“智慧诊疗实验室”,在脑疾病、脑肿瘤的智慧化的诊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主动性”,是王威琪给周良辅留下的深刻印象。在周良辅看来,学科融合并不容易,“医学的要主动深入到理工科,理工科专业的也要主动下基层,这样才能融合得起来。”周良辅认为,搞基础研究要接地气,要下到临床一线,才能了解医患所需,而王威琪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现代医学的发展,包括大多数医疗器械的进步,跟物理学分不开。王老师通过学科交叉,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医学的跨界、转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认为,王威琪实现了基础研究对临床医学发展的积极促进,也让基础学科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相识共事的30多年间,王威琪学识深厚、实事求是、为人正直的特点,给李兆申留下深刻印象。“王老师对人特别好,有问题请教他时,他总是很耐心地解释、沟通。”李兆申的团队与王威琪结下了深厚情谊,“包括我的老师、我的学生和我,三代人,都和王老师结下很深的友谊和感情。”
告别仪式开始前,来了不少院士。除周良辅、李兆申外,侯惠民、杨胜利、唐希灿、廖万清、丁健、葛均波、张志愿、贾伟平等院士,专程来到告别现场吊唁,并看望王威琪家属。
哭别院士,那晚他走了十公里
肃立于王威琪遗像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他得安湿润了眼眶。8月26日晚,得知恩师去世的噩耗,他得安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当时整个人是懵的。”从医院出来,他步行回家。那天晚上,他走了十公里。
自2002年成为王威琪的博士后,他深耕于骨超声测量领域。早些年,这是一个“冷板凳”。王威琪却鼓励他聚焦前沿,不一定追逐热门领域。如今,他得安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骨超声测量领域专家,成了那个“啃硬骨头的人”。
告别仪式现场,王威琪的学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研究员许凯亮泣不成声,“王老师是改变学生人生命运的人师、经师、大先生”,无论前往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还是申请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基金、归国留校工作,王威琪都给他重要帮助。
复旦园内,师生们敬上的卡片与白菊放满了王院士在恒隆物理楼的灵堂。缅怀他的横幅悬挂于邯郸校区恒隆物理楼与江湾校区二号交叉学科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