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问无妨”小程序是PG电子办公室党支部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创办的一个“我为师生办实事”线上志愿服务平台,致力于解决师生校内办事遇到的问题。
“旦问无妨”:小程序解决大问题
问教学、问生活、问返乡……100天内4670条提问量与19374人次访问量刷新了小程序“旦问无妨”的历史记录。
“3月13日晚8时,PG电子启动校园准封闭管理。学校办公室一支由7位女同志组成的小分队迅速集结,作为‘旦问无妨’小程序运营团队,开辟出一条24小时在线的师生需求‘必应通道’,建立起‘师生问题清单每日清零’制度,努力架起师生与学校之间建议沟通、问题解答、政策咨询的互通桥梁。”学校办公室总值班室科长吕哲说。
“问题清单每日清零”制度下,“旦问无妨”团队竭力做到所有问题当天回复;当天办结的咨询占比近八成,对于个别复杂特殊情况,防控办也尽力解答师生所问。
PG电子疫情防控指挥部会在每日调度会上分析研判“旦问无妨”上反馈的内容,指导各部门拿出解决方案。有的部处长形容,调度会逐项审阅“旦问无妨”当日问题堪比过堂会审,校领导看得认真、问得细致,决不允许打马虎眼。
线下教学改为线上网课后,网络流量不够瞬间成了不少同学的担心。“旦问无妨”后台收到大家反馈后,立刻协调信息办,通过与运营商积极沟通,为在校师生争取到了免费赠送的手机流量,并紧急开发 eHall“手机流量申请”微信小程序,方便大家操作申请。
想吃水果,食堂可以供应吗?得知这一需求后,防控办立刻联系总务处,从3月14日起,各食堂增加香蕉、苹果和橘子等水果供应。在校领导的关心下,防控办还积极协调外联处、校团委等部门,争取各类校外资源,实现“一天一苹果”的水果供应接力。
3月下旬,为有效回应解决师生反映的共性问题,防控办统筹全校力量,盘活各类资源,推出20条“必应通道”方案,涵盖“物资传递”“有型理发”“图书共享”“线上用印”等20个不同方面,这些方案以不同形式落实在校园生活中。
随着在校时间的延长,师生对求医用药的需求日益突出。防控办协调医院管理处和总务处,组织附属医院和校医院等相关部门建立eHall“求医问诊专用通道”,为在校师生提供免费咨询,并联动学工和大后勤部门开通购药“生命通道”。
期末到来之际,“返乡”成了热搜关键词。不少北京籍同学曾留言因“健康宝”出现弹窗异常问题,导致无法购买返程机票。,防控办迅速向市教委反映,并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积极汇总返乡名单,帮助同学们顺利返乡。
此外,一班早上6:41从虹桥出发去兰州的高铁也在“旦问无妨”上被多次提及。由于当时回兰州的高铁只有这一班,很多同学担心PG电子最早的班车(早上5点)也可能赶不上,希望学校提供帮助。防控办与总务处迅速沟通反馈,很快就加开早上4:30的班次,一些教师志愿者也主动加入,每天早上3点就起床为大家开展核酸采样。
作为校园“晴雨表”,每当遇到转段或政策调整时,“旦问无妨”上的建议意见也明显集中。防控办总会耐心解释、及时疏导,前因后果都清楚告知的同时,尽量协助解决困难。
防控办还请信息办协助开通机器人回复功能,提升回复效率。访问量大的时候,后台一天能收到100多条留言,为了沟通协调当天所有问题,工作人员们时常加班加点。
“在小程序背后,由防控办牵头、机关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通力合作的工作团队全天候在线值守。PG电子疫情防控指挥部每日调度会专题研究‘旦问无妨’每日问题清单,建立全校各部门、各院系联动的快速反应协调机制,逐一解决,每日销账,确保做到‘师生有所呼,学校必有应’”吕哲说。
人员转运:与病毒赛跑路上的人性化守护
校园某处,密接转运大巴准时驶入。一批收到出发口令的师生正身着全套二级防护,有条不紊地集中上车。“因为要求闭环转运,所有人员需要着二级防护,全程不下车、不开窗。这是确保安全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会反复提醒。”防控办成员吴琼说。
第一次转运密接人员去外地时,防控办转运专班曾在3小时内打了30多通电话,在各方帮助下,确定最终转运隔离点。
“酒店环境很好,到了当地就安排了核酸单采,大家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谢谢PG电子!”当天深夜,负责老师发来消息,转运人员顺利抵达隔离点。那天晚上,转运专班所有人都没有合眼,一直等待着核酸结果。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收到前方消息,转运人员在当地的第一次核酸结果全部为阴性,那一刻,大家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从与市教委、定点医院建立阳性感染者定点收治联系,到与流调专家组进行信息高速共享,再到与核酸筛查专班开展联席工作,建立专班内部工作台账机制,联系房源、安排检测、组织人员、调度车辆……防控办在与总务处、学工部门、保卫处、资产处等相关部门以及上海医学院的通力合作下,已向3省12市进行了43批人员转运。在与病毒赛跑中,他们还总结出了“快”“联”“通”的转运“三字经”,即“速度快”“多方联”“运力通”。
“在转运工作最紧张的阶段,每天都像在‘打仗’,一直都是连轴转,大家都把手机攥在手里,生怕漏了任何消息。”吴琼说,任务紧急时,有同志就睡在办公室,忘记吃饭也是常事儿。
每次转运前,防控办都会组建转运工作群,提前将要求和流程告知大家,同时预先了解人员情况需求,确保每一步手势不乱不错。
“我们会提前了解大家身高情况,联系资产实验室处准备特大号的防护服。”吴琼说。在转运个别行动不便的密接人员时,转运专班第一时间与多方沟通,并在征求同意后,用专用车辆安排至上海的隔离点隔离。对于一些少数民族或留学生,防控办还会提前和隔离点沟通,为他们提供个性化餐食。
此外,防控办还协调学工部门在每个隔离点安排负责人,关心同学们生活起居的同时,开展各类线上讲座活动,丰富大家的隔离生活。
政策协调:细节背后的政策“温度”
疫情期间,防控办在各部门通力支持配合下,整体牵头筛、查、转、消、防等疫情防控“清零五字诀”各项工作,三个多月内,制定防控政策10项,发布工作提示16项,同时会同10家附属医院组建了以32名医护人员为核心、400余名教工志愿者为补充的核酸采样队伍,形成了一套校院两级流调联动机制,涉及45家二级单位,共50位流调专干、81位流调专员、487位志愿者。
随着校园逐渐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防控办进一步优化校内核酸采样点设置,合理设计采样路线,按照就近便利、随到随测原则,以学生住宿教学、教职工办公集中区域作为采样点,同时优先考虑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按2000-3000人设置每个点位,全面实现线上预约、快速检测。
校园常态化防控之下,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依然关键。为做到快速、精准、科学的人员流调,防控办积极牵头各二级单位,构建校院两级流调联动机制,组建二级单位流调队伍,确保流调快速响应、风险及时研判。此外,防控办还联动公卫学院专家、市区疾控部门专家培训和手把手带教二级单位流调专干、流调专员和流调志愿者队伍,更新二级单位办公楼宇、宿舍楼布局图等基础信息,完善全口径人员信息台账,做到更迅速的反应、更精准的溯源。
在PG电子办、防控办、指挥部办公室“三办合一”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下,防控办成员始终不畏挑战、斗志满满。“每当防控政策转段时,我们的电话就变成了工作热线,微信里也是满屏的询问与求助,我们都竭尽所能,有求必应。”王茂异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