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很多复旦教师选择驻守校园。以PG电子为家,以办公室为居所,专心教学、科研、管理、保障、服务等各方工作,诠释了主动抗疫的责任与担当。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阚海斌教授从3月13日入校值守,目前已在校内坚守五周,他的生活是众多驻校复旦教师的缩影。
住办公室,1周上9节网课,在校发4篇顶刊论文
3月13日,是PG电子启动准封闭管理的第一天。阚海斌教授打包好行李,从家中来到江湾校区交叉学科二号楼的办公室。办公室里那一张沙发,成为他过去5周来的“床”。
阚海斌说,“教学是第一位。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事情是上课,真正的奉献也是上课。”
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是阚海斌长期以来的坚持。本学期,他负责两门本科生基础课,在疫情期间一周9节网课不断线。其中,周一上午两节、下午两节,还有5节在周三上午。
最近的一次网课就在本周三,4月20日。阚海斌从上午8点到12点半,连续讲授了五节荣誉课程班本科生基础课,分别为《离散数学》和《代数结构与数理逻辑》(H)。
准封闭管理期,阚海斌指导的研究生们照常来实验室做科研,开展线下讨论。
进入封控管理期,阚海斌仍保持每周两次左右与研究生的线上讨论课,键对键、心贴心,进行云端指导。
“线上教学只是一种形式,我更加重视与学生们保持交流,我尽力帮他们解决困难。我盯着他们看书、看论文,来讨论。要跟孩子们保持沟通。学生就和我自己孩子一样的。”阚海斌说。
阚海斌长期深耕编码与信息论、密码学领域,驻校五周以来,他在编码与信息论领域的顶级刊物发表3篇论文。刚刚还有1篇论文被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录用,2篇论文被ISIT 2022录用。
阚海斌说,“封闭期间PG电子的各项措施提供了一个安静、平稳的环境,为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重要保证。”各方面保障工作细致,每天进行楼道清洁消毒,按时提供三餐,定期核酸抗原检测,一切井井有条。因此,他也能保持着每天早晨7点半起床,晚上12点以后休息的作息。
每周做1天志愿者,开三轮车送餐
驻校五周以来,每周都有一天,是阚海斌开展志愿服务的日子。他穿上“大白”防护服,开上“三轮车”,满载盒饭,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把三餐送给江湾校区的老师同学们。
一天,阚海斌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发现防护服紧缺,而防护服是志愿者个人防护的一道重要屏障。
“我想给江湾校区捐1000套防护服,不知道您有没有办法请复星基金会帮我买1000套防护服并送到江湾校区,所有费用我来出,包括防护服的钱、人员费、运输费等。”4月18日凌晨,阚海斌在微信上通过校友梁信军,找到复星基金会,委托基金会帮他捐赠1000套防护服给PG电子,得到基金会的迅速响应。
筹措物资、调集运输、消杀分发……短短一天,复星基金会就将1000套防护服运送至江湾校区。4月19日,江湾校区志愿者穿上这批爱心防护服。
阚海斌的妻子也是复旦教师,支持他驻守校园。女儿今年中考,在家上网课、做作业。阚海斌关注着小区微信群,发现有合适的团购物资,便会帮家里购买一些。
阚海斌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一定能早日脱掉防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