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校园内外
复旦党员的力量不断汇聚与凝结,近十日来,近千个师生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严峻形势下的责任与担当,更清晰;共克时艰的思想自觉,服从大局的政治自觉,抗疫有我的行动自觉,更坚定。
4月5日,校党委组织部发出通知,要求全校各党支部结合实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以“严峻形势下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截至4月13日,全校51个二级党组织、987个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包括在职教职工党支部536个、学生党支部428个。此外,准封闭管理以来成立的临时党支部也纷纷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把党建力量凝聚到第一线。
守护校园生命健康共同体:支部建在第一线,党员担当在前线
“星火”队党支部线上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急难重活我来上!服务师生,冲锋在前,也正是红色基因在当下这个非常时期的唤醒与发力。”“将学习望老事迹和宣言精神的感动化为行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站好每一班岗。”在“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党支部召开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党员们的炽热心声来自火热实践。
“星火”队运送矿泉水
“每一个人都是一颗跳动的火种。”当红色队服换成蓝色隔离衣、白色防护服,队员们在不同的角色和场景中汇聚起青春力量。准封闭管理以来,“星火”队第一时间发出倡议,第一时间承担了校园物资转运的工作,在流动志愿服务岗率先竖起旗帜。封控管理后,1/3的队员成为片区长、楼长、楼宇志愿者,八成队员主动参与校园服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00多次……队员们倾注着责任与担当。
“星火”队组织志愿者发放消毒凝胶
支部党员蔡薛文说:“向优秀朋辈学习、向先进党员看齐,这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带领我们更明确方向、更凝聚力量。抗疫当前,我们更应该主动冲锋在前、担当责任,让‘星火’红内蕴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服务与温暖师生。”
“北辰”党支部线上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北辰”党支部党员清理楼宇洗手间
“北辰”党支部党员在江湾生活园区领取、分发一日三餐
“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豁得出,现在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法学院法律硕士“北辰”党支部书记、2020级博士生纪明岑在4月7日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说。每天为楼里同学送三餐,3次清理12个卫生间里的60个隔间……在这个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6名党员带动5名积极分子,已在准封闭管理以来参与约200小时的志愿服务工作。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学生党员们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以及上海和PG电子的防控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研工部北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成员同心协力,深夜高效完成抗原检测试剂的领取搬运工作
师生的需求在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在哪里。封控管理期间,北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冲锋在北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主动申请成立研工部北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组织北区内学研工队伍专职辅导员、学生骨干等党员同志近40人亮身份、树旗帜、作表率,为守护校园安全冲锋在前。
认清当下防控形式、明确疫情防控要求、摸清当前师生需求,组建行动专项小组……北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明确工作内容。“解决足不出楼要求下同学们的急难愁盼是我们当下的第一要务,必须全力以赴!”党支部成员孙冰心说。
腾飞书院17号楼楼宇临时党支部线上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腾飞书院17号楼楼宇临时党支部牵头发起倡议书
4月9日,刚成立不久的腾飞书院17号楼楼宇临时党支部迎来了第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这个“建在宿舍楼里”的党支部共有16名党员,支部书记由住楼辅导员、材料科学系教师党员许妍担任,成员分别来自材料、信息、环境、核科学等四个理工科院系。
腾飞书院17号楼楼宇临时党支部党员参与园区志愿服务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会上,材料科学系2020级本科生苏比·艾合买提说,作为一名退伍大学生士兵,雷厉风行、闻令而动的军人本色早已刻进了她的骨子里。准封闭管理伊始,她和南区16名战友组建退役士兵服务队,服从PG电子指挥投入抗击疫情战斗中。进入严格封闭管理后,她主动申请担任南区17号楼副楼长。搬运物资时,她冲在最前面,一人能扛两箱防护服。“我在部队学到的第一课就是,投入战斗时只有一个身份——战士。”
如何发挥专业特长为防疫工作贡献力量?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19级本科生张瀚予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通过专业学习她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统在流行病防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于是她主动开展文献学习,并与楼内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合作,研究利用通讯大数据动态地理信息数据的收集方式来提高防疫数据的动态化和精准化。“虽然现在学习的物理空间有限,但不妨碍我们在科学的广阔天地里遨游。”她说,“这次专题生活会上的分享让我更加坚定,作为一名党员,只有自己做到最好才能积极影响他人。”
“今天召开的这场专题组织生活会能够凝聚向心力、加强执行力、提升战斗力。”支部书记许妍认为。楼里的党员来自4个院系、涵盖3个年级,此前彼此并不熟悉、活动相对分散。随着支部的成立以及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召开,党员们能够“拧成一股绳”,更好地“亮身份、见行动”,楼内同学们也能在党员的带动下,坚决做好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真正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
“身边的党员同学们都穿上了防护服,冲在最前面,我也应该尽己所能服务他人。”封闭管理期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王燊钰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报名成为楼宇志愿者,受邀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交流。“我会继续向身边的党员们学习,不断鞭策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更进一步。”
外文学院校内师生临时党支部线上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准封闭管理期间,外文学院院长高永伟帮学生搬运物资
4月,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也成立了校内师生临时党支部,由37名在校师生党员组成。针对在校师生遇到的具体问题,临时党支部书记、学院院长高永伟教授和支部党员教师一起协调口罩、文具等物资,帮助解决同学们燃眉之急。学生党员们也积极行动起来——翻译系本科生詹静芳成为一名楼层负责人与志愿者,每日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往返五楼搬运52名同学的餐食;法语系本科生蒋佳霓在此前准封闭管理期间成为“虚拟通道”志愿者,风雨无阻,手指冻僵了也不喊苦累……
外文学院俄语系党员张君慧参与志愿服务
如何认识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的必要性,如何在严峻形势下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理性认识和引导网络舆论,如何把身边的暖心故事讲好……4月8日,临时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也邀请校外党员参与,64名师生党员相聚“云端”、深入交流。“面对网上众多信息,我们既应该坚定立场、坚守不信谣不传谣的底线,也应该想办法帮助和引导身边同学正确认识。”德语系本科生沈凡力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服务抗疫大局:汇聚党员力量,打好这场硬仗
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党支部党支部线上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在这场共同的抗疫斗争面前,每位党员都坚守着各自的一班岗。为了进一步提振共识,还需要到党支部——我们永远的战斗堡垒中来汲取力量。”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党支部书记窦一凡副教授说。4月5日,他即召集支部所有党员教师,在线召开专题生活会。在支部内11位教师党员心中,最为挂念的仍是学生,讨论最多的也是如何做到教学不停摆、关爱不断线,如何落实“导师关爱行动”的要求。
“很多同学都是从外省市来沪求学,父母不在身边,这时候作为导师多关心一些、多问候几句,希望能给学生带去更多温暖。”支部成员黄丽华教授说:“通过这次组织生活会,其他同事关怀学生的创新做法带给了我新的思考,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好的影视作品,引导他们把这段日子过得充实有趣。”
信息学院光源系党支部线上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信息学院校外教师志愿者服务队配送物资
“这个时候,师生难免会遇到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我们尽可能给他们带去切切实实的帮助。”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源系党支部书记张万路说。
▲
信息学院童立青老师发放抗原试剂
4月8日晚,光源系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教师党员们交流着近期的亲身经历与感悟,一直到晚十点多,仍意犹未尽。“小区里很多居民都上了年纪,我还年轻力壮,应该站出来的。”支部成员、光源系副教授童立青化身热心“临时楼长”,逐户通知核酸、维护检测秩序、分楼派送快递……
公卫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二党支部线上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察看监控,核查感染者行动轨迹,筛查密接或时空伴随人员,电话跟进情况……每次流调,都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二党支部中,17名党员学生主动报名加入流调学生志愿者后备服务队。
“这是一场硬仗,需要我们公卫人投入进来,希望我们的学生把课堂专业所学真正运用于实战中。”党支部书记王伟炳教授安排本支部4位学生党员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分享参与流调工作的经历与感悟,以此“凝聚更多师生,为疫情防控贡献复旦上医公卫人的智慧与力量”。作为流行病学教授,王伟炳也多次就病毒特性与防控理念,面向广大群众做科普解读,“把专业知识翻译成大众能够理解的语言和信息,也是我们的责任。”
公卫学生志愿者后备服务队开展流调工作
上午9点开工,第二天凌晨1至3点入睡,三餐匆匆扒拉几口,又马不停蹄地开展下一轮流调——这是支部学生党员、2019级硕士生马中慧自4月1日至今,在志愿服务队中参加流调工作的日常。读了上海市委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后,她愈受鼓舞:“作为流行病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党员,当下更需要我们亮身份、见行动。这一阶段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以实际行动完成的一封回信,我将继续留在岗位上,把这份回信写得无悔无愧。”
“看到这么多学生奋战在防疫一线,听到他们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我很高兴。”教师党员张铁军倍感欣慰,也在流调工作中不断为编制调查表提供专业指引。“这次组织生活对我自己也是一种鞭策,更要为同学们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