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校园里,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万千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复旦学子中的一员。他们锤炼本领、创新进取;他们服务牺牲、奉献赤诚;他们心怀浩瀚、绽放光彩;他们蓬勃向上、自立自强。“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他们展现的是复旦学子的风采。本报寻找每一位闪闪发光的复旦人,撷取部分优秀学生的事迹,以飨读者。
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2019级本科生马欣榕,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0-2021学年度PG电子麻将胡了2怎样才能赢优秀学生干部标兵。长期投身社会实践,参与扶贫设计,助力抗击疫情;热心公益事业,志愿经历突出,荣获“复旦大学十佳志愿者”,努力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争做不负时代、追求卓越的复旦人。
大一那年的冬天,马欣榕第一次支教,在云南的大山深处遇见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孩子们。从云南、广西再到黑龙江,她坚持回访,保证支教不断线、成果连续化。六次支教,她遇见近千个孩子;在每一次支教中,她都会为支教地的学生拍摄宣传片。去年,她和小伙伴们就在支教地梧桐河农场拍摄了一部聚焦边境学生校园困境的纪录片——《飞过你的原野》。
她第一次参与支教,是想丰富大学生活的体验。但在支教中,她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凭借自己的力量,是可以给社会带去一些改变的。
大一在广西支教时,她和支教队员住在学生宿舍里,二十来人的大通铺,就铺着一张旧草席睡在摇摇晃晃的铁架床上,三四十度的高温下,而孩子们连电扇都没有,山里虫蚁又特别多。刚进入这个环境中,她的内心很复杂。但是在卫生间,她看到孩子们用作文纸把窗子糊起来,一篇作文上很工整写着:“可我一直记得,此行的目的,就是踏花归来。”这句话她记着很久。马欣榕知道他们想走出大山,而她也想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马欣榕说,支教的“教”字,是为教育,而不是教学。教学的责任,或许更多地是落在了长期扎根孩子们身边的山村教师身上。人们常说,教育的意义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既然如此,也无需纠结于他们因何相逢、相逢多久。她想通过这个过程拉近孩子们和外界的距离,让他们树立一些理想,而不是囿于山野。后来她也体悟到,这个过程也是她和孩子们互相点亮的过程。
马欣榕发挥专长,在支教过程中开设趣味经济学的课程,希望能为学生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浇筑经济学基础。她曾经参加过残疾人公益项目,因有7年的专业运动员经历,对康复和运动比较了解,她将其融入残疾人体育事业中。她也利用摄影特长,在每一次支教中为支教地的学生拍摄宣传片。她认为,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如何平衡学业与社会活动?马欣榕说首先做好规划,处理好事情的优先级,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不要拖延。其次是有意识地提高多线处理任务的能力,她同时在校团委、院团学、班级、社团任职,综合利用校园各个层面的资源,这也锻炼了她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学习还是学工,都是她热爱的事情,所以有足够的动力去处理好。
马欣榕坚持“多读书,保持对知识的无边探索。”对于未来,她没有特别去框定,她觉得,总归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喜欢做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当作家、当私厨、当老师、当手工艺人。
马欣榕说,这是因为复旦人都太不一样了,博学、多元、卓越、无羁绊,眼里有光芒,心中有山河,在各自的领域奋发有为。做自己热爱的事,拓宽自己的可能性。同时,不忘先贤教诲,牢记“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带着无限可能奔赴自己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