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书院历史学学术训练营创办于2015年,截止2020年,共4期。招募营员100余人,专业涉及中文系、历史系、哲学学院、经济学院、医学多个院系,参与课题及项目16项,各类学术研讨会10余个,由本人指导和以学生共同署名发表学术论文16篇,已投稿出清样的3篇,待投稿和将收入论文集的9篇。
学术训练营的成果主要内容
训练营采用招募营员的方法,旨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提高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具体做法包括:
力图转变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学到更多知识,而不重视实践的偏见,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实践。如学生参与我们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源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5位学生在我指导下撰写的三篇论文,均收入我作为执行主编、由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与数据库建设研究》中。参与此期学术研讨会的哲学学院本科生彭昱森总结:“训练营给了有志于学术的新生一个平台,是理论与实践合一的训练,是学术生涯一个极好的开始。”
加入训练营的学生多为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一切从零开始,包括如何查找资料,如何考证史料真伪,如何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需要指导。曾经为了一篇文章连续与学生讨论七次,每次讨论后就修改一次,最终达到发表水平。有时学生相约在上午第一二节课讨论,即使下大雨,我也提前赶到PG电子。若学生让我定时间,我一般都安排在双休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最终让学生们的学术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中文系本科生李易特从第一期始每期都参与,每期都有文章发表,已直升中文系的博士研究生。2018年,为了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我们师生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八位历史人物传记研究述评》。
训练营成果的创新和特点
经训练营训练后,师生拿出去参与全国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多聚焦学术界较为关注问题,具有开创性和填补空白的价值。有几个亮点:
集中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为研究对象,16个课题28篇论文涉及到20世纪涌现出来的中国人物20余人,有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与于右任,有宋庆龄,有中共一大12位代表,有近代教育的改革先驱李端棻,近代爱国报人史量才,《生活》周刊创办人邹韬奋,抗战民族英雄谢晋元,我校的一级二级教授周谷城、周予同、谭其骧,还有“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等,让学生以他们为研究对象,在写作过程中亦是很好的学习中共党史、共和国史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
集中以民国报刊《申报》《东方杂志》《生活》周刊《滇黔》月刊中的资料为依据,利用民国时期的报刊资料研究上述人物是一大亮点。因这些资料难以寻找,可以练就搜集史料的基本功。
以外文报刊《大陆报》《字林西报》《纽约时报》刊载的中国人物传记为依据,研究近代报人史量才、韩国独立运动、中国红军等。如中文系本科生高允允撰写的《<大陆报>关于史量才被刺案始末报道述评》、中文系徐灵嘉、历史系廖海洋撰写的《<字林西报>与韩国独立运动》,被收入在我校召开的第16届中国韩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哲学学院张启泰撰写的《<纽约时报>有关中国红军的报道述略》,是以往学术界没有撰写过的选题。
利用国家项目数据库中的中外文资料研究近代中国人物。中文系李易特翻译的撰写于1972年的《邹韬奋:<生活>周刊的岁月,1925-1933》,是一篇约10万余字的博士论文,她还撰写了介绍文章《一个外国人眼中的邹韬奋:以英文博士论文<邹韬奋:生活周刊的岁月,1925-1933>为中心》,我们师生以此文参加了在甘肃举行的邹韬奋学术研讨会,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并收入出版论文集。
训练营成果的应用情况与影响力
上述研究成果对我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验收、获准结项有一定作用。仅仅2016年至2017年发表的6篇文章就占据本项目结项成果六分之一。全部发表的16篇文章均通过了各类学术研讨会的评审。第4期招募的20名学生参与了四个课题,没有一人中途退出,都很好地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