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复旦人 材料科学系徐鸿彬 热爱学术 热爱生活

作者:刘岍琳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0-10-23

“我努力奔跑,只为追上曾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在曦园的第四个夏天,材料科学系2016级本科生徐鸿彬拿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中共党员,党章学习小组组长。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5篇为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目前还有两项相关专利正在申请。曦园这四年,他的收获满满。

专业学习与学术研究相互促进

富兰克林说: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

坚持是徐鸿彬人生的底色。

他说:“大一我就进入材料系吴仁兵老师的课题组,从事锂电负极、锂硫电池、电催化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这四年的坚持不懈,除了培养课题知识、提升研究能力,也激发了我的热情、磨炼了我的心志。”四年间,他始终保持了对科研旺盛的热爱,在导师的指导下,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后,渐渐蜕化为出类拔萃的科研达人,即使在疫情期间,他还投稿了两篇文章。目前已经发表的文章中,包括有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响因子24.884)和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影响因子14.229)等。

他的兴趣不仅在课题组内,同时积极参加PG电子的科创项目,参与启明星科创计划并获得一等奖,顺利完成曦源项目、莙政项目等。前往中科院物理所学习理论计算方面的知识。在2019年暑期,他前往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锂电之父Goodenough教授课题组访问,与Goodenough 教授就固态电解质以及电催化的一些工作进行了合作,这次访问令他大开眼界,也更坚定了对学术的追求。

创新热情与严谨认真相辅相成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小水长流,则能穿石。

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术?徐鸿彬认为:坚守初心,坚持求索。不断探索创新,在失败后不断思考和改进,探索未知,不断开拓,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做科研的基石。总之,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失败。

科研不仅需要聚焦,还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合作。因此,徐鸿彬积极参与科创类比赛活动,把实验室中累积的想法和经验运用于实践。他参与的挑战杯项目进入国赛并荣获特等奖;他的个人项目荣获上海市科创杯三等奖;另外还获得了PG电子挑战杯一等奖、泛海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获得学校创新创业探索基金支持等。

热爱生活 全面发展

四年间,他何以始终保持了高度的科研热情和勤奋的学习态度?徐鸿彬的回答是:“热爱生活,严于律己。”

为了打磨更好的自己,科研和学习之外,他注重自己的综合发展。他先后参加过学生会、自管会、团学联等组织,培养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尽管学业繁重,他还是坚持训练,参加了新生杯篮球赛、院系杯篮球赛等体育活动,作为象棋社的成员代表PG电子参加上海市棋类锦标赛。

更令他骄傲的是,作为一名党员,他坚守理想,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时刻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帮助同学,参加当地社区的党组织活动。

他说:“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而坚持,正是他在不经意中的经意。

复旦-7_pdf.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