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空间”:赋予无限可能

作者:王昕 任颖 许可欣 段玉坤 维利亚摄影: 视频: 来源:《复旦》校报发布时间:2020-06-19

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室到寝室,从线下到线上,从复旦到社会,从中国到世界……

今天,六组故事为您讲述复旦学子在“六度空间”里的成长故事,看他们如何筑梦复旦、追梦未来!


我喜欢这样的课堂

网易音乐人“夜不归城”古风词作人、宝山路街道办事处工委副书记、学生常任代表、2018-2019学年度本科生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数院大神”团队负责人,绩点3.72、上海市奖学金获得者……这几个身份的集合就是数学科学学院2016级学生李飞虎。“复旦让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质。”

李飞虎坦言喜欢复旦的课堂:“老师在这里不仅传授知识、激发兴趣,甚至还影响了我的人生选择。”李飞虎说,“比如‘数理方程’的王志强老师就对我影响很大。‘数理方程’是门向来比较难啃的课,经过课程改革,王老师采用了学生更能适应的、更高效的教学方式,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兴趣。王老师还喜欢和学生进行全方位交流,和他在课下的交流让我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定了人生选择。”王志强是PG电子“人才工程”预备队第七批队员。在他的影响下,李飞虎入选第二十六批“人才工程”预备队。 “有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参加人才工程?’,因为在本科四年中,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和辅导员,得到他们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引,收获很多。所以我想加入这支兼职辅导员队伍,回馈学校、服务社会。”李飞虎如是说。 

“数理方程”只是复旦众多课程的一个代表。在复旦,教师们悉心打磨,课堂教学主动建构、积极作为,专业知识与现实情怀结合,将育人元素融入知识体系教学,不断提升知识传授的宽度和广度,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从18至19世纪外国科学家制备单质氟的探索,讲到上世纪投身国防建设的我国科学家事迹,一门“有机化学”课,孙兴文教授娓娓道来,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有对求真求实科学精神和科研工作者理想责任的启发引导。一位学生在课程评价中写下:“课程让我认识到化学研究的艰辛,科研工作者的人生选择也让我思考良多。”苏长和教授的“国际关系导论”课程讲述了新成立的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面临知识体系创新与专业发展人才的缺口,新闻学院2015级本科生俞驰韬说:“苏老师在课堂上激活了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思想智慧、外化为行动能力,鼓励我们建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正是这门课程,让获得人民日报奖学金的他最终选择到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读研。围绕神经胶质细胞这一专业内容,刘琼教授在“组织胚胎学”课程中生动讲述了“上医故事”和“中国故事”,学生们称赞:“课程内容非常有新意。切片制作过程的讲解让我们深深被上医前辈的事迹触动。”

2019年,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继续推进。没有统一模式,需要结合各种专业、各门课程的具体实际去探索适应,这对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副处长徐珂介绍,PG电子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提升,坚持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宣传共同推进,加强与各教学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将工作重心下沉、端口前移,发挥院系教师在“课程育人”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总结凝练课程思政实践经验,使课堂真正成为育人的主渠道。


 我感谢塑造人生的科研

“科研工作也许无法马上将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但能提供一种假设和验证,也许就是科学的一大进步。”三年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孙舒心进入导师他得安教授团队,为解决目前骨质诊疗难、诊疗贵、有辐射伤害的问题,将研究视角放在超声诊疗方向,开始针对骨质诊断仪器的研发进行实验。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底,从校内到校外,从上海到外地,实验持续了整整一年。在导师和PG电子的帮助下,实验室添置了专用仪器,提供了充足的经费确保实验稳步进行。每当仪器出现故障,实验室团队成员全力配合,抓紧时间调试。孙舒心坦言“实验室就像一个家,从导师到每一位团队成员,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家人一样。我做完实验后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交流,在处理数据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和实验室的同学沟通,隔着时差,他们凌晨两三点还去实验室帮忙处理问题。”经过长期实验,他们团队的“骨超声诊疗仪”成功研制,获得2项发明专利与6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2019年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等荣誉。孙舒心感慨:“虽然过程曲折,但这几年的科研经历让我愈发纯粹。导师一点点手把手的训练使我快速锻炼起强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课题定位的把握能力。而学院和导师从来都非常鼓励我自由探索,我可以按照个人兴趣做科研。”

科研训练是PG电子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育人着力点,也是青年学生成长为青年学者的必经之路。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陆德梅介绍,近年来PG电子以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本科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等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突出强调科研训练、科研育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学校鼓励同学们参加博士生论坛、博士生科研促进计划等学术活动项目,鼓励同学们参加未来飞行器创新赛、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等全国性创新创业赛事,获得了多项全国性奖项。2019年,学校将科研指导明确列入导师的岗位权责,将科研育人纳入制度建设,并推出了“十佳导学团队”评选,以激励导师和研究生团队的良好合作氛围和共同科研创新。

“PG电子为我们的科研探索提供了丰富资源。在校学习的十年中,我的知识来源、世界观的塑造都是以学校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5级博士生银培萩说,在科研过程中,导师徐以骅教授的指导功不可没。“跟着徐老师做研究的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是我们从师生关系转变成为合作关系。他以育人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启发我们做研究,给予我们极大的自由度。我的每篇文章他都连夜修改。有一次,他因西藏出差后高原反应住院,为了及时帮我改论文,还偷偷从医院溜回了家。”说起导师的这些帮助,银培萩十分感动。与导师合作的这篇文章《当前我国治疆方略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获得第十二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其内容充分体现了师生二人服务国家战略的学术旨趣。

物理学系2019届博士尹卫爽团队的“空地一体智慧哨兵系统”在2019年7月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金奖,直接促使他自主创业。但这个决定的终极原因是“软硬都有的复旦平台”,他说:“在校期间,我参加多个国家级课题研究,作为队长带队参与多项创新创业和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校园内创新、自由、开放的学术气息对我的思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谐进取的实验室团队、师生间轻松密切的交流是我创业的软实力。但最大的收获,是我找准了自己的定位,PG电子这些年的教育,让我从期望得到别人认可、通过他人来寻找定位转变到由自身出发、从所做的事情本身出发。”


我愿意这样悄悄成长

对于本科同学而言,书院是导学结合的又一大空间。临近期末,腾飞书院公众号发布的《期末辅导|确认过眼神,遇见能让你拿A的老师》的推文被同学广泛转发。“针对大一新生们比较吃力的学科,比如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书院自管会牵头联系专业课老师主讲期末辅导课程。同学们的反响很热烈。”腾飞书院自管会前任副主席陈晓婷介绍,结合书院学生工程技术学科专业背景,书院依托各院系教学研究资源,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术体验及与导师深入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术热情、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腾飞科创计划”“飞跃课堂”等品牌项目已成为富有特色的第二课堂。

无论是期末辅导,还是腾飞科创,抑或是第二课堂的培训,书院从学业促进、学术提升、发展领航、研究咨询等四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其核心是学生的主动参与。

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书院越来越充满活力。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系列原创大师剧,讲述大师故事的同时也传播校史文化、传承复旦精神。任重书院的《陈望道》场场爆满,后续衍生出陈望道旧居义务解说活动、走进陈望道故里以及陈望道墓清明祭扫等活动。除了大师剧外,每个书院还推出了同学们自主设计的文创单品,包括帆布包、拼图、U盘、卡套、纸胶带等,每年发放给新生。

“路边的梧桐年年绽新芽,书院生活也年年有新意。在书院三年多,我在不知不觉中蜕变”,2016级本科生刘岍琳心怀“工程师”的梦想进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但从小爱好古诗词的她很快在腾飞书院交到同道好友,课余参与校园媒体实践。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她报考的是新闻学院。

“希望把书院建设成为立德树人的浸润式育人平台。” 学工部副部长黄洁说,“这一目标并不是靠一次或几次活动就能达成,要营造整体育人环境,其中当然也包括硬件建设。”从2015年开始的书院和生活园区修缮,成功改造了两种空间:一是满足学生基本需求的生活空间,包括淋浴房、洗衣房、盥洗室等;二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公共空间:党团活动室、导师咨询室、研讨室、阅览室、健身房、瑜伽房、舞蹈房、琴房和书画研习室等。这些空间,既满足了师生课后交流、学生跨学科交流的需求,又满足了大家丰富课余生活的需求。书院在硬件改造的同时,“软”环境也日益丰富,除了书院杯篮球赛、啦啦操比赛外,今年增加了师生羽乒赛、女篮赛和体质健康测试挑战赛等。在特色楼寝的评比中,还加强了卫生打扫、收纳整理和垃圾分类的教育导向。“最终入选的标兵寝室和特色寝室做得相当不错。”黄洁评价。


我享受如此多彩的空间

微博、微信、直播、抖音……新媒体手段层出不穷。复旦校园的微信公众号十分活跃。信手可以拈来一串耳熟能详的公众号:“复旦大学”“复旦研究生”“卿云歌”“复旦基层就业”“青书馆”“旦愿人长久”……在这些平台上,大道理化成了小故事,内容覆盖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非常贴近。“”PG电子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文化作品评选暨自媒体影响力评选颁奖交流会等活动,多措并举构建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提高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师生的参与度,从信息咨询、互动交流等方面提供服务,进一步发挥网络思政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思政教育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想引领。

“随时互动、空间无限”。校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团团在复旦”的运营者、2016级中文系学生步凡说,“公众号有序推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大学生赴街道挂职项目、‘中国青年志愿者日’志愿者招募等推送;创新‘一周团文’栏目,每周汇总各领域重要资讯,提供包含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我们结合主要时间节点,比如两会、五四、国庆等,通过线下活动来组织线上的讨论,收集、倾听青年人的想法,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做贴近同学学习生活的内容,在服务的同时,也就大家的关注点在公众号上做有针对性地解读。” 

网上学习已经成为学生们的选择之一。2015年起,PG电子积极打造在线通识课程,目前已建成在线课程40余门。今年5月,第一批精心打造的10门复旦通识在线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eLearning上的选择也越来越多,2019年新eLearning系统上春季学期开设课程数达254门,秋季学期达1264门,年活跃用户数32384人。

基础医学院2019级本科生何亭羽听了学长建议后,思修课选了线上课程,感受是“更加自由,学生拥有了选择的权利。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灵活性,包括时间上的灵活、空间上的灵活以及授课教师的灵活。”相比线下课程,她体会到“教师的灵活是慕课最突出的优点。慕课的每一章节基本上由不同的老师授课,规避了无法适应老师上课风格的难题,同时还能听上平时一座难求的老师的课,比如陈果老师,她的课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无法忘却,也正是那节课让我重新审视生活。”


我希望这样感知社会

哲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傅文嘉的大一年寒假过得格外充实,也格外有收获。在结束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精准扶贫社会实践后,她写下:“每一次社会实践都是一次探索自我、感知时代的过程。”从脱贫攻坚到志愿支教,从返乡服务到新生骨干实践,入学至今,这已经是她第九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

2018年1月12日,傅文嘉的寒假正式开始了。这个假期,她没有像往常一样走访考察祖国各地,而是第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班级小伙伴们回到了家乡辽宁省喀左县,实地调研该县脱贫攻坚情况。三天时间,七名同学,两个村落,从县城的脱贫局到镇政府、村支部,从县级干部到基层干部、农户,傅文嘉和同学们一层一层地了解情况、总结经验,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文字记录变化,亲身体悟扶贫工作的真实成就。“只有走进农村,沉下基层,了解了光伏扶贫、畜牧养牛扶贫和特色种植扶贫,才知道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以及人们克服困难努力脱贫摘帽的决心和智慧。”喀左县三大扶贫产业发展和叠加扶贫项目的落实都给傅文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傅文嘉而言,比调研报告更重要的是对国家脱贫攻坚工作认识的提升。在喀左县东哨镇的走访过程中,调研小组的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基层扶贫工作的不易,以及基层工作人员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我们意识到政策设计与现实个体情况之间的张力,为了克服这种问题,需要基层干部灵活的实践智慧和坚持为民服务的不懈决心。这项工作非常不容易,体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担当与工作能力。”她在感想中写道。以践行为师,以审思为尺。实践是贯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是知行合一的路径,也是体悟时代的方法。这份宝贵的实践经历促使她认真思考乡村在新时代、新时期如何发展,复旦学子又将怎样找准自己的时代坐标,为乡村振兴事业献策献力。

谈到自己与社会实践结缘的契机,常怀关注社会、推动发展之心是傅文嘉作为复旦学子的自我要求,她也一直用实践行动诠释这一信念。2018年1月23日至1月31日,傅文嘉参与了少数民族返乡社会实践项目,为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科普医疗知识,构建起对社会实践的深层认知。一次次的实践经历让傅文嘉的乡土情怀愈发深沉,也让她对基层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成为一名选调生,到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每一场实践或许都有尽头,但遍布祖国各地的实践足迹所带来的记忆与感悟却是无穷尽的。 “人生的路很长,实践的脚步永不止息。”傅文嘉说。

去农村,到西部,参与扶贫攻坚、社会治理、志愿支教……像傅文嘉这样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学生,在复旦还有近万名:“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着、思考着、历练着、成长着,将复旦人的身影融入城镇乡野,在祖国河山间书写青春,增广见闻,在时代责任中知行相长,践行真知。”


我在拥抱世界时更发现自己

在同学们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扎根中国大地的同时,海外游学项目则让同学们放眼世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侯羽齐,于2019年暑假参加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交换生夏令营。她说,“我原本计划今年暑假去美国旅游,也想确认自己以后是否要出国留学。在得知这项学生交流项目的时间、专业很符合我的安排时,就报了名。”在佛罗里达大学,侯羽齐体验到了与国内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体系:上午接受科学严谨的理论文化课,下午开展有趣的实践操作实验,不时写写代码、跑跑程序。“来之前我连python都没写过,到这里突然就开始学deep learning,并应用到数字信号处理中。一开始学起来还蛮难的,但助教非常友善,耐心指导每一个学生。”佛罗里达大学的课堂氛围也和国内截然不同,“老师们更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老师喜欢把同学们分到不同的小组,比如在上课时发给同学们几篇论文,拿到相同论文的同学自动成为一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没过多久学生们就相互熟悉了起来。” 

刘岍琳在大三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交换一学期,回来后在校刊《复旦》发表了交流感想:“多元的文化,别样的课堂,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国情,更深地发现自我。”

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拥有更独立的空间,开放式的管理也锻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侯羽齐的朋友也在佛罗里达读书,每到周末,她们都会外出游玩,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这次海外交流学习,侯羽齐对国外学习环境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确认了回校读研的想法:“经历了别处,我才知道最爱原处。” 

每一天,关于成长的故事,都在复旦校园上演。在“三全六度十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第一课堂(教室)、书院和学生生活园区、科研与创新创业、劳动和社会实践、国际和海外交流、网络新媒体贯通的“六度空间”,正在成为复旦学生认识自我、释放潜能、全面发展的“筑梦”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发现人生有无限可能。

 (本文采写于2019年12月)

4.pdf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