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是中国成功进行的第一次核试验,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同时,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两弹一星是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的标志性事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被誉为两弹一星精神得以广泛传承。
1958年,复旦组成代号为“58中队”的研究队伍,在吴征铠教授的指导下,开展铀235分离技术的研究。1961年11月,在原子能系李郁芬副教授的带领下,复旦“58中队”全体研究人员连同仪器设备集中到上海冶金所会战攻关,代号为“真空阀门”,复旦人占总人数三分之一,李郁芬任第三大组组长。1964年上半年,“甲种分离膜”获突破,该项目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85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该项目共有12人获奖,我校有4人:李郁芬、李长林、张敏、谢雷鸣。
“58中队”是一批青年科研人员在PG电子领导下成立的,陆续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和在读大学生加入,当时中国核工业研究刚刚起步,时任核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亲自把科研任务下达给搞尖端学科研究的复旦原子能系,在系里组成了专攻核燃料研究的“58中队”,任务是分离铀同位素,他们参与攻关的“真空阀门”项目当时被称为建造原子弹的三大技术难关之一。“58中队”的很多复旦人继续从事国防科研事业,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 进入复旦时,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祖国刚刚起步的原子能研究,这意味着一生选择了默默无闻,选择了与艰苦相伴,与深山荒漠为邻,与繁华无缘。他们中许多人如今在绵阳、酒泉安了家。但他们两鬓苍苍重回母校时,爽朗的笑声中分明是无怨无悔,“此生值得”——是他们最想对母校说的一句话。